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2025年03月12日17:40:32 健康 9544
近日,
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放療科,
86歲的周爺爺(化名)
完成了一場特殊的「呼吸遊戲」。
通過主動呼吸門控技術
這位直腸癌肺轉移高齡患者
成功接受精準放療。

六年前確診直腸癌的周爺爺,在我院經過手術聯合輔助化療後病情穩定。

2025年1月,他因咳嗽做了胸部ct檢查,意外發現左肺下葉背段的轉移灶。

面對高齡患者心肺功能衰退的現實情況,多學科會診排除手術可能,將希望寄託於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

胸腹部腫瘤放療過程中存在器官移動的問題。腫瘤會受呼吸、胃腸蠕動等影響,位置不斷上下、左右、前後移動,就像『跳動的靶子』。放療科副主任楊成梁解釋。

治療面臨兩難抉擇:擴大照射範圍容易損傷健康組織,縮小靶區又可能導致腫瘤脫靶,治療不精確。為此,放療科通過主動呼吸門控技術破解困局。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醫生正在指導患者進行主動呼吸門控技術訓練

放療前,醫生需要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讓患者在整個放療過程中呼吸運動幅度和頻率保持相對一致。根據訓練表現調整訓練計劃直至找到患者的吸氣閾值和適宜的屏氣時間。

治療中,患者只需含住特製呼吸閥,根據屏幕提示控制呼吸節奏

當綠色指示燈亮起,深吸氣後屏息20秒,此時ct影像顯示腫瘤精準「定格」在預設位置,放療設備即刻啟動照射,開始治療。
「主動呼吸門控技術像是給放療設備裝上了『動態追蹤器』,通過智能識別呼吸,只在腫瘤移動至理想位置時才會實施『狙擊』。這相當於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建立保護屏障,且誤差控制在2mm以內,一粒米的大小。」楊成梁說。
一周的治療,讓周爺爺的轉移灶持續縮小。「沒想到我這把年紀,還能完成整個治療,也沒有一點不舒服。」他感慨道。

楊成梁補充說:「對於像周老先生這樣病灶隨呼吸移動明顯的患者,該技術能將正常組織受照體積減少40%-60%。特別是靠近心肺、胃腸道的腫瘤,能降低30%以上的併發症風險。」射線追着腫瘤跑」的精準治療,讓胸部腫瘤患者不傷心肺,腹部患者不傷肝胃,過去因器官移動放棄放療的患者也重獲治療機會。

「現在的放療就像用智能導彈對腫瘤實施定點清除,」放療科主任葛紅形象比喻,「我們不僅能精準定位腫瘤,還能預判它的移動軌跡。隨着『亞毫米』級精準放療時代到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傳統放療模式正在被徹底改寫,為器官功能衰退、腫瘤位置特殊的複雜病例開闢了新治療路徑。」

也許你還有疑問,

這項技術適用於哪些患者?

它對身體有沒有副作用呢?

一起來看看deepseek怎麼說~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專家介紹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葛   紅

放療科主任

河南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省放射治療中心主任,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住規培基地主任,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衛健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中原名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放療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多學科診療專委會常委,河南省腫瘤診療質控中心放療專家委員會主委,省醫學會放療分會主委,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學分會委員,中華放射腫瘤學雜誌編委,中國抗癌協會多學科診療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放射防護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委員,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肺癌質控專家委員會委,中國北方放療協作組副組長。擅長肺癌、食管癌及胸腺瘤等胸部腫瘤的診斷和放療科綜合治療,特別對肺癌、食管癌的放療有豐富的經驗。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掃碼即可預約挂號、在線諮詢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楊成梁

放療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博士,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癌症中心訪問學者。兼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放射生物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促進會消化道腫瘤mdt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擅長胰腺癌、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放射治療,主要從事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及放射生物等技術和領域研究。發表國外sci及國內中華系列論文26篇。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掃碼即可預約挂號、在線諮詢



審核:葛   紅  龐紅衛

作者:羅   輝  常   榕

編輯:常   榕

圖片:羅   輝

抗癌版「紅燈停,綠燈行」,看86歲爺爺如何呼吸間讓腫瘤無處可逃!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着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着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