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咔嗒」!伴隨着患者的一聲輕呼,脫臼的骨頭被成功歸位,這便是徐氏中醫正骨的神奇之處。對徐氏中醫正骨第三代傳人、沾化徐澤三正骨醫院院長徐長軍來說,掌握這項技法並不簡單。
2024年2月19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共有958人入選,其中傳統醫藥有56人入選,徐長軍的父親徐澤三便是其中之一。
據介紹,徐氏家族的正骨歷史源於清朝末期,傳承四代,歷經一百多年,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完整的治療原則及方法,在中醫正骨領域中自成一派。
徐長軍表示,徐氏正骨術會根據臨床癥狀,用雙手對患者的受傷部位進行觸摸檢查,診斷患者骨傷情況,通過輕、柔、穩、準的手法為病人瞬間複位。醫生會根據傷勢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正骨方法,對臨床治療骨折、骨關節損傷、腰腿痛、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具有獨特療效。

2024年,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療法(徐氏中醫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徐澤三和兒子徐長軍正在為患者診治。受訪者供圖
徐氏正骨不僅有「術」還有「葯」。徐氏正骨術講究治傷手法與藥物治療相結合,實現內外兼治。「中醫正骨膏藥由多種中藥秘制而成,有『血竭三七接骨膏』、『川芎追風活血膏』等中醫方葯,對醫治跌打損傷、骨折、關節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徐長軍介紹。
談及父親徐澤三,徐長軍頗為感慨。「我是在父親的精心指導下才熟練掌握徐氏中醫正骨術的要領和技巧,1996年從濱州醫學院畢業後,我便投身到醫療衛生臨床工作中去。」徐長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傳統醫療手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自幼他便經常聽父親講爺爺徐成林的故事,直到現在他仍想起爺爺常說的一句話:每診治一個病人,就會提高一分為人造福的本領;多診治一個患者,就多一分臨床經驗。

2024年,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療法(徐氏中醫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徐澤三和兒子徐長軍正在配製正骨膏藥。受訪者供圖
徐長軍表示,未來將和父親一起繼續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通過開辦傳習所、培養傳承人等方式建立體系完備、梯次合理的傳承人隊伍,進一步加強徐氏中醫正骨的挖掘與整理,推進徐氏中醫正骨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責編:齊鈺
主編:楊小明
校對:任璇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