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發,根據中疾控發佈的最新一期流感監測周報,2024年第52周(12月23日-12月2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繼續上升,甲型流感佔比超過99%。
通常來說,甲流比乙流癥狀更嚴重。在冬日裏,比起成人,兒童受到的威脅往往更大,這讓許多家長心焦。每到急性呼吸道疾病高峰期便人滿為患的兒童醫院,見證着許多家庭診治過程中的艱難與困擾。
紅星記者採訪到多位家長,醫院人滿為患、排隊時間長、診療資源緊張是普遍反映的問題。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晁爽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對於流感,儘早確診比較好,因為流感抗病毒藥物要在48小時之內服用,「早期確診以後,早期用抗病毒藥物,就很好了,但確診的手段有很多,沒有必要一定去大醫院,很多互聯網平台也都可以預約上門核酸檢測。」
▲近期流感甲流佔比超99% 圖據ic photo
【現象】
大醫院爆滿,有家長一天輾轉多家醫院
中疾控周報顯示,根據監測數據,12月以來,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急劇上升,第5周已經超過30%(上個流感季峰值接近50%);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也在逐步上升,第52周超過20%(上個流感季峰值超過50%)。a(h1n1)pdm09亞型(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佔比超過99%。
湖北武漢的孔女士向紅星新聞表示,近日,她的大兒子出現了咳嗽和發熱癥狀,在家自行做霧化和吃藥不見效後,12月23日去了同濟醫院兒科急診。「下午2點20掛的號,100多號,5點5分才看上。」據她描述,科室開了4個診室,大廳連坐的位置都沒有。最終,醫生診斷是不排除流感,於是開了奧司他韋回家吃。
孔女士說,由於家中孩子生病頻率較高,她逐漸有了一些經驗——0點過後先去掛個號,早上起床孩子再過去就不怎麼用等挂號了。
家住北京的楊女士向紅星新聞表示,旅遊回來後孩子出現咳嗽和發熱癥狀,她起初以為只是普通感冒,12月19日去社區醫院後服藥三天孩子癥狀不見好轉,23日又去瞭望京醫院,回來的當天下午孩子又發起高燒。楊女士回憶,晚上又帶孩子去華信醫院,結果被告知醫院當天還未完成下午號的診療,急診至少需要等待兩到三個小時。
楊女士說,下午又輾轉一家醫院求診未果,直到晚上9點到達兒童醫院,挂號時看到是1000多號。做完檢查拿到結果,排到醫生時已經是凌晨12點了。
▲北京兒童醫院一天排到1000號 楊女士供圖
醫生最終診斷孩子為感染甲流並開具藥物。「一天輾轉多家醫院,結果5分鐘就確診了。」楊女士說,其實早該在家用三合一測試盒初篩,但總覺得醫院更靠譜,結果耗費了大量時間。現在完全可以在家做檢測吃藥,網上買葯也很方便。
▲醫院晚上的人仍不少 楊女士供圖
【答疑】
1、一定要去大醫院檢測么?
紅星新聞注意到,網絡上也有部分家長建議嘗試家庭初篩與用藥。然而也有家長表示,由於對醫院的信任,再加上缺乏醫學知識,他們不敢輕易在家處理。孔女士還總結了一些在家護理和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的經驗。
最近是流感高發季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晁爽強調,孩子如果發熱還是儘早確診比較好,因為流感抗病毒藥物要在48小時之內服用。
但檢測不代表要去大醫院。晁爽表示,確診的手段有很多,可以去醫院確診,大醫院、小醫院都可以;也有一些其他的檢測手段,例如很多互聯網平台都可以預約上門核酸檢測。
▲2025年1月6日,河南安陽,市民購買的甲流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 圖據視覺中國
不過,很多家長對小醫院和非兒童專科醫院不夠信任,這導致一到冬天各大兒童醫院就爆滿。晁爽強調,沒有必要去大醫院。「我國也一直倡導分級診療,社區醫院也可以驗。社區人還少,報銷比例還大。小診所也可以,有檢測能力,然後可以開對應的葯就行了。」
晁爽提到,在非流感流行季節,則沒有必要着急去醫院,因為急性呼吸道疾病中,流感是少數有真正的抗病毒藥物的,盡量不要耽誤服藥;其他很多病毒感染則沒有特效藥,一般發燒24小時再去醫院也來得及。
2、「中招」後能在家自行處理嗎?
在流感高發期,被譽為「流感神葯」的兩款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的需求急劇上升。紅星新聞發現,這兩種藥物均屬於處方葯,在網絡平台購買時需要提供醫生開具的處方信息。紅星新聞查詢外賣平台發現,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線下藥店顯示的月銷量,廣州、深圳這樣的南方城市明顯小於北京這樣的北方城市。
雖然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都是處方葯,但有很多人為了應對流感「囤葯」,特別是在家檢測陽性後可以第一時間自行服用。晁爽一定程度上支持這樣能最大程度早用藥的行為,而且她認為,這也能避免到醫院交叉感染等風險,關鍵是不濫用,確診了再按說明書服用。
可以在家自行處理的一個前提是,雖然兒童屬於流感高危人群,但總體重症的不多。晁爽提醒,在家護理時還是要特別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包括體溫情況、呼吸情況,以及是否合併其他問題,如發生驚厥這樣的事件,還是需要就醫。
對於網絡上引起大家警惕的流感引起重症肺炎、急性壞死性腦病等後果嚴重的併發症問題,晁爽指出,流感確實可能會引起其他系統的一些問題,可能引起肺部神經、心臟的損傷,但都比較少見,家長需要多注意觀察,但沒必要恐慌。
「一旦出現重症的表現,比如說孩子的呼吸頻率特別快、出現了驚厥、意識模糊,或者有嚴重的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很嚴重的脫水,就需要馬上去醫院。」
3、流感高發季,可以跟着吃奧司他韋嗎
高峰診療量也難免影響到診療體驗和質量。大連家長曹女士告訴紅星新聞,大連兒童醫院體育新城院區的病人「太多了」,等了兩個小時才排上醫生號。
最終,醫生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開具了霧化治療和兩種口服藥。曹女士表示,雖然當天下午醫院增加了兩個診室加快診療速度,但整體就診體驗並不令人滿意。
在緊張的診療資源現實面前,預防是更為理性的選擇。目前,預防流感最好的方式是打流感疫苗。晁爽提到,如果孩子有密切接觸的人(主要是家庭成員)得了流感,建議服用奧司他韋進行暴露後預防。
但晁爽強調,不可以把奧司他韋當疫苗用。看到現在是流感高發季,就跟着吃奧司他韋,屬於濫用。目前的抗流感病毒藥物的原理是阻斷病毒的複製,而不像疫苗是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的,也沒有較為長期的保護效果。
▲磷酸奧司他韋膠囊 圖據視覺中國
4、瑪巴洛沙韋和奧司他韋哪種藥效果好?
很多家長這兩年追捧起據說比奧司他韋效果更好的瑪巴洛沙韋。不過,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而言,瑪巴洛沙韋還沒有獲批,只能用奧司他韋。
▲瑪巴洛沙韋 圖據視覺中國
晁爽認為,雖然瑪巴洛沙韋在原理上阻斷病毒複製環節更為靠前,但從目前的醫學證據看,對於乙流,瑪巴洛沙韋確實好於奧司他韋;對於甲流,瑪巴洛沙韋還沒有顯著優於奧司他韋的充足證據。尤其是在今年甲流佔99%的情況下,這兩種葯實際上區別不大。因此,公眾不必為了效果而追求用上瑪巴洛沙韋,尤其是瑪巴洛沙韋在還沒有仿製葯競爭的情況下,相對較貴。「家長買不到瑪巴洛沙韋根本不用焦慮,有啥吃啥。」
晁爽進一步指出,區別不大的兩種葯,吃一種就行。「現在是很多家長在微信里跟我諮詢,分兩種,一種人是吃完瑪巴洛沙韋孩子還在燒,要找奧司他韋吃;另外一種葯人是吃了奧司他韋後又後悔,又要找瑪巴洛沙韋吃。」
晁爽指出,這其實是家長心態的問題。比如,瑪巴洛沙韋不比奧司他韋,只用也只能吃一次,但無法做到立馬藥到病除,服用之後也要三天左右時間,經歷發熱間隔延長、逐漸好轉的一個過程。
晁爽所在醫院近期也經歷了兒科診療高峰,不過她認為「比去年好多了」。她說,壓力即將放鬆。隨着近期北京期末考試完成,開始放寒假,診療量會驟降。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實習生 焦慧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