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冠心病,常常讓人痛苦不堪,也讓很多人心生恐懼,甚至覺得自己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生活。
殊不知,許多人在得了冠心病之後,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最終早早離世,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傷痛。
可是,實際上,冠心病患者如果能夠跨過幾個關鍵的「坎」,不僅能夠控制病情,甚至能活得更長、更健康,這些「坎」指的是什麼呢?
它們是冠心病患者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但只要能夠克服,就能改變病情的發展,迎接更加長久的生命。
我在醫院工作多年,接觸過無數冠心病患者,親眼見證過一些患者因未能過這幾個「坎」而早逝,也見證了很多堅持走過這幾道坎的患者,依然活得像個年輕人。
今天,我想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與冠心病鬥爭的患者,告訴你們,跨過這三道坎,長壽不再是夢想。
控制情緒
說起冠心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飲食、運動、藥物這些外在因素,但事實上,情緒對心臟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尤其是憤怒、焦慮這些負面情緒,簡直就是冠心病的「定時炸彈」。
我接待過一個患者,他平時工作壓力大,動輒需要面對各種工作上的棘手問題,導致他的情緒常常處於高壓狀態。
我記得很清楚,他來我診室的時候,臉色有些蒼白,氣喘吁吁,還時不時咳嗽。
經過檢查,他的冠狀動脈已經有了狹窄,心臟的負擔相當重,醫囑也給了不少,但我發現,他總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和情緒管理方式,每次工作上有點小挫折,他就會大發雷霆,甚至與同事爭執。
那時,我跟他聊了很久,提醒他情緒的波動對心臟的影響,特別是憤怒,生氣時,體內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會激增,這些激素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血壓升高,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這類情緒波動不加以管理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遠遠高於普通人。
情緒壓抑帶來的心臟傷害,甚至比暴飲暴食還要嚴重。
反過來,有些患者調整了情緒,學會冥想、放鬆訓練、學會和家人朋友談心,結果病情明顯好轉,治療效果也更佳。
這類情緒問題,往往沒有被患者真正重視,甚至有些人認為,情緒不在自己的控制之內,但事實是,情緒的管理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實現。
保持冷靜、學會調整心態,做到生氣的時候深呼吸,放慢自己的節奏,都是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進展的。
改變生活方式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得病後,往往會有一種誤解,認為只要自己控制一下飲食,少吃點油膩的食物,就能控制住病情,甚至覺得可以隨時恢復以前的飲食習慣,這種想法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我曾接待過的一位老年患者,他性格直爽,生活比較簡單。
前幾年他檢查出冠心病後,有醫生給了他嚴格的飲食建議,他也稍微注意了一下,少吃了些肉,偶爾吃點清淡的食物,但他沒有做任何其他的生活方式改變,比如運動和休息規律等。
有一次他來到醫院,告訴我自己感覺越來越累,走幾步路就喘不上氣,胸口也常常覺得悶得難受。
我查了他的病歷和體檢結果,發現他的病情其實有點進展了。
更讓我吃驚的是,他的體重並沒有變化,而且他每天晚上經常熬夜看電視,白天不怎麼運動,幾乎整天坐着。
通過和他詳細的交談,我才發現,原來他只改變了飲食,卻沒有完全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實際上,冠心病的治療,不是單純通過某一項措施來解決的,就算你控制了飲食,還是不能忽視其他生活方式的改變。
適當的運動、規律的作息、避免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都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有些患者通過每天30分鐘的快步走,或者參加一些有氧運動,明顯減少了心臟負擔,心臟的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
因此,想要真正把冠心病控制住,必須從多方面入手,不能只看重某一項。
定期檢查至關重要
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年輕患者,通常會抱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只要吃藥就可以一勞永逸,不需要再去醫院複查、做檢查,甚至認為自己病情好了,就可以停葯。
我的一位患者,年紀輕輕就患上了冠心病,我給他開了一些葯,初期他的癥狀有所緩解,覺得自己不再那麼胸悶、氣短了,他甚至覺得藥物是魔法,吃了就會好。
可他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藥物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癥狀和防止病情加重的作用,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他按照我的叮囑服藥,但卻從未進行過進一步的複查,甚至他還曾嘗試中斷藥物治療,因為覺得自己身體恢復得很好,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讓他覺得不舒服。
結果,一年後,他的病情再次惡化,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已經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堵塞,甚至需要做支架手術。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藥物治療對於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但它絕對不是萬靈丹,藥物並不能根治冠心病,而是幫助控制病情,減緩病情的進展。
所以,冠心病患者必須定期去醫院複查,檢查心臟的各項指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只有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定期檢查,才能更好地監控病情,防止病情的反覆。
冠心病並不可怕,只要能夠跨過這三個「坎」,控制好情緒、改變生活方式、定期檢查,患者的生命質量就能大幅提升,甚至能夠活得比許多健康人還要長壽。
我見過許多病情嚴重的患者,經過這些努力後,不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還過上了更加充實、健康的晚年。跨過這三個「坎」,你的心臟也許就能獲得新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冠心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黃竹.基於生物信息學與數據挖掘探討冠心病伴抑鬱與胃癌伴抑鬱「異病同治」的科學內涵[J].中草藥,2024,55(15):518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