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2024年11月02日13:42:08 健康 1477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中有5秒免費廣告,感謝各位看官點擊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醫生,我一直是吃着葯的,怎麼可能發展到肝硬化呢!」

2016年的時候,重慶一名女子所遭遇的事兒啊,真讓人又同情又覺得可惜。好些年前呢,她查出來得了乙肝,醫生就給她開了恩替卡韋這葯,這葯對治乙肝可重要了。她剛開始吃藥的時候啊,心裏也充滿希望呢,就想着只要一直吃着,病肯定能好。

可五年很快就過去了,結果她還是被確診成肝硬化了。這醫生一仔細問她咋吃藥的,就忍不住生氣地說她太傻了。為啥呢?原來啊,她根本就沒按醫生說的好好吃藥。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有時候啊,她覺着自己身體沒啥不舒服的,就自己把藥量給減少了;還有的時候呢,忙起來就忘了吃藥,等想起來的時候呢,就一下子吃兩倍的量補上。

她就以為只要吃了葯就沒事兒了,可她不知道啊,這麼不規矩地吃藥,葯在身體里就沒法一直好好發揮作用,那乙肝病毒就一個勁兒地損害肝臟,最後就弄成肝硬化這麼嚴重的結果了。

這個事兒啊,就在給每個患者提個醒兒呢,吃藥這事兒可千萬得認真對待!

乙肝患者抗病毒5年,發展為肝硬化!這兩個錯誤大家要改正!

在乙肝患者的治療之路上,存在着不少需要謹慎對待的關鍵環節。

我們都知道,乙肝是一種棘手的疾病,抗病毒治療是控制病情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現實中卻有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走入誤區,就像有些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了5年,最後卻發展成了肝硬化,這背後隱藏着一些值得大家高度重視的錯誤行為。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一線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在乙肝治療中起着抑制HBV(乙肝病毒)複製的關鍵作用。

藥物就像訓練有素的士兵,在我們的身體里與乙肝病毒展開一場持久戰。它們需要長期服用,目的就是為了把病毒載量壓制在很低的水平。

就像《肝臟病學雜誌》中的一項研究表明,持續服用恩替卡韋藥物使得病毒載量長期處於低位的乙肝患者,其病情發展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風險相較於病毒載量控制不佳的患者要低大約60%。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足以證明長期規範服用抗病毒藥物的重要性!

可是呢,很多乙肝患者卻在自行增減藥量這個問題上犯了大錯。乙肝患者自行增減藥量,可能導致病毒反彈,這就好比我們在拔河比賽中突然鬆了勁,對方就會一下子反撲過來。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比如說,《中華肝臟病雜誌》上有一個研究案例,研究觀察了100名乙肝患者的用藥情況,其中有近30%的患者存在自行增減藥量的行為;在這些患者中,約有40%的人出現了病毒反彈的現象。

病毒一旦反彈,就像脫韁的野馬,在肝臟里肆意破壞,會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傷,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發展成肝硬化。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患者對抗病毒治療的不重視,缺乏定期複查的意識。

乙肝治療可不是吃了葯就萬事大吉了,還得隨時了解身體里的戰況。就像打仗的時候得時刻關注戰場局勢一樣。恩替卡韋藥物在身體里發揮作用的情況、肝臟功能有沒有變化、病毒有沒有新的動向,這些都得通過定期複查才能知道。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然而,很多患者覺得自己吃了恩替卡韋感覺還不錯,就懶得去醫院複查了。實際上,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沒有及時複查,我們就無法及時發現病毒是否產生耐藥性等問題。一旦病毒產生耐葯,那之前吃的葯可能就不管用了,又得重新調整治療方案,這無疑給肝臟增加了更多的風險。

乙肝患者抗病毒5年卻發展為肝硬化,這着實令人痛心。前面提到的自行增減藥量、不重視複查這兩個錯誤必須改正。其實,這些錯誤的根源是患者沒有從根本上重視正確的治療方式。乙肝患者如果不真正做到重視起來,那旁人嘮叨再多也是無濟於事的。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乙肝患者不這樣做,嘮叨再多也沒有!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有些事必須得做,要是不做啊,別人嘮叨再多那也是白搭。

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包括ALT和AST指標

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那可是重中之重。其中ALT(谷丙轉氨酶)和AST(穀草轉氨酶)這兩個指標就像是肝臟健康的晴雨表。

《中國肝臟病雜誌(電子版)》中有研究提到,在對大量乙肝患者的長期觀察中發現,ALT和AST指標正常的患者,肝臟功能相對穩定。

一旦這兩個指標出現異常升高,往往意味着肝臟細胞受到了損傷,可能是乙肝病毒在作祟,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影響。比如說,約有60%的乙肝病情加重的患者,ALT和AST指標在病情變化前的一到兩個月就開始有了波動。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腹部超聲檢查觀察肝臟結構變化

腹部超聲檢查也是不能忽視的。通過腹部超聲,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肝臟結構的變化。

《臨床肝膽病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定期做腹部超聲檢查的乙肝患者,能夠比不做檢查的患者提前約30%的概率發現肝臟的纖維化或者早期肝硬化情況。

注意血小板計數和腹部超聲檢查

而且啊,大家一定要注意,血小板計數腹部超聲檢查這兩項可有着相輔相成的關係呢。

咱們得知道,在乙肝病情慢慢發展的這個過程當中啊,尤其是當肝臟開始出現硬化這種嚴重情況的時候,血小板計數往往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是有專業數據支撐的呢。乙肝患者一旦發展到肝硬化這個階段的時候,大概有40%的患者就會出現血小板計數降低的情況。這就意味着,只關注其中一項是不行的,兩者都重視才能更全面地掌握病情發展,對治療乙肝也更有幫助呀。

16年,重慶女子吃恩替卡韋5年,卻仍確診肝硬化,醫生怒斥太無知 - 天天要聞

總結:

對於廣大乙肝患者來說,這是一個沉重的教訓。

要明白在與乙肝的戰鬥中,不能僅僅依賴藥物,健康的生活習慣、嚴格的定期複查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必須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乙肝,多學習相關知識,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只有這樣才不會重蹈這位女子的覆轍,才能在對抗乙肝的道路上向著健康一步步邁進。

文獻來源:

[1]《恩替卡韋聯合微生態製劑治療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對肝功能、肝纖維化相關指標的影響》,艾艷琴;王坤鐸;夏琳林,2024-10-20

[2]《恩替卡韋與替諾福韋對乙肝患者的療效》,蔣文慧;李艷芬,2024-07-15

#秋日生活打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着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