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之名,我們為這位眼部惡性腫瘤患者辦了一場攝影展|醫學的溫度

2024年06月23日07:13:07 健康 1627

第一次見到劉先生是在醫院的會議室里,他是一名攝影師。當時,他拿着自己的攝影作品集,神采飛揚地向大家訴說著自己拍攝的每個鏡頭背後的故事:「你別看這個小小的駱駝,這張照片我整整等待了4小時,才遇到一隊駱駝沿着唯一的一縷光線前行。還有這張,我一晚上幾乎沒睡,就為了等待這個黎明......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病情,我很難將眼前這位侃侃而談的人和一位即將失去雙眼視力的眼部惡性腫瘤患者聯繫起來。

那年,我剛從公立醫院跳槽到一家外資醫院,入職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配合完成醫院為劉先生舉辦的個人攝影展。那天下午,我們和他聊了很多,他給我們講了很多照片背後的故事,我從他的臉上看到了回憶過去所帶給他的幸福,但也看到了他眼中的憂傷,他時不時地哽咽:「這個地方,我好想再去一次,好想再去重新拍一組照片,但是沒機會了,沒機會了......」

坐在他身邊的醫生輕輕地安慰他:「重拍沒有機會了,您還是留下了這些照片,讓我們這些沒有去過這地方的人,看到了這些美好的景色、美好的事物,將來我們把這些照片都掛在醫院裏,讓更多病友們一起來欣賞,把美好傳遞給他們。」

在隨後的一個月,我們開始籌備他的攝影展,也在籌備過程中,了解了更多他的故事。

以光之名,我們為這位眼部惡性腫瘤患者辦了一場攝影展|醫學的溫度 - 天天要聞

攝影展現場

2017年5月,劉先生髮現自己的左眼有個腫物,當時並未當回事,在一次右眼視網膜脫落手術後,醫生建議他進行左眼腫塊切除術,隨後病理報告顯示:低分化癌,Ⅲ期。

突如其來的噩耗降臨到劉先生的頭上,和所有被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患者一樣,他出現過恐懼、沮喪,甚至絕望,輾轉多家醫院聽取各方治療意見後,他選擇了放化療。剛開始時腫瘤縮小了,癌細胞下降了,他歡呼竊喜。但是,幸運之神並未一直跟隨他,在做到第33次放療、第4次化療後,腫塊增大了,隨後在第二次手術後,病理報告顯示:癌細胞較之前有增加。同時,另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他的癌細胞轉移至上頜骨,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他說:「醫生告訴我,只有15%的眼部腫瘤是惡性的,而這15%中又僅有10%會發生轉移,為什麼是我?網脫手術後,我的右眼視力沒有恢復,為什麼現在我又要失去左眼?」

來到我們醫院時,他幾乎已經去遍了所有大醫院的眼科,諮詢了大量眼部腫瘤的專家,也帶着不同醫院、不同醫生的建議而來。他說,不同的醫生給了不同的方案,尤其是癌細胞轉移至上頜骨後,眼科和口腔科又給出不同的方案,每種單獨看都很好,但是綜合起來,「我究竟該如何選擇,選錯了一步,可能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接診他的是一位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美籍華人醫生,姓陳,也是醫院腫瘤中心的執行總監。首次面診的一個半小時,陳醫生詳細了解了他的病程、訴求,先和他討論了生活方式、心理狀態、營養、免疫等方面如何面對腫瘤的挑戰。

隨後,這名美籍華人醫生找了院內相關科室的腫瘤專家一起討論,又上網找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第二次面診時,他把收集到的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多位醫生討論的結果及外院醫生的建議放到一起和劉先生探討,基於病情的特點,結合文獻分析着各種方案的利弊及治療效果。

劉先生眼神中的迷茫逐漸消散,他感慨:「陳醫生基於文獻的大數據分析,讓我知道了自己治療的道路還很長,現在我知道了我該如何選擇,也知道了自己將面對的是什麼。」

陳醫生私下和我們說,他的病情太複雜了,但他是個樂觀坦誠的人,這樣的患者,我們也應該坦誠地和他一起討論,讓他參與自己疾病的診療方案制定,當下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治癒他,能做的也就是在現有醫療技術下減緩他視力下降的速度,最大程度地殺死癌細胞,改善他的生活質量,幫助他緩解焦慮。

在劉先生的後續治療中,我們發現每次和他聊到攝影,他都會非常興奮。他的愛人告訴我們,在每次化療階段,他都是靠整理攝影集來緩解痛苦,攝影集帶給了他面對病魔的從容與勇敢。

為了留住他心底的這份美好,醫院決定在大堂為他辦一場為期一個月的小型攝影展,將他引以為傲的美好作品展示,在他失去光明前為他留下一份生命的記憶。劉先生知道後非常興奮,並決定展覽後將所有作品捐贈給醫院腫瘤中心,供大家繼續欣賞。

攝影和生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光」。光,與黑暗形成了強烈對比;光,代表希望、溫暖、鼓舞和激勵;光還有另一個特點,它不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別人。於是我們將這場傳遞希望的攝影展命名為「以光之名」。

以光之名,我們為這位眼部惡性腫瘤患者辦了一場攝影展|醫學的溫度 - 天天要聞

劉先生的攝影作品之一

再次深入了解劉先生是在攝影展的開幕式上,他的朋友、上海攝影界的資深人士說:「劉先生的風光作品,以一個上海人特有的聰慧、細膩的攝影語言,給你講述他在現場的感悟:梯田層層有序向上,雲霧中紅日冉冉升起,昭示着新的一天開始;傍晚的沙漠蒼涼無垠,一隊駱駝沿着唯一的一縷光線優哉游哉前行,讓觀者感悟到沙漠之舟的無盡含義……他拍攝風光照片目的就是『感悟攝影,感悟人生』,他是在用『心』創作。」

「感悟攝影,感悟人生」,我突然理解了醫院為他辦的這場「以光之名」攝影展的深層次內涵。這不僅僅是為了留住劉先生最後的「光」,還是一種「光的傳遞」。這場醫患之間「以光之名」的傳遞,促成的根源是醫患雙方之間流動的同理心——醫院和醫生願意體會患者的訴說,耐心地使患者參與病情討論;患者感激這份用心,提出捐贈愛作;醫生體悟到患者「心系所愛、力勝病魔」的精神力量,希望使其傳遞,幫助到更多需要鼓舞的患者和同行……

正如陳醫生在攝影展開幕式上所說:「將一盞燈在暗室中點亮,可以照亮房內每個人,每個角落。劉先生將他精心挑選的作品捐贈給醫院腫瘤中心,是在做光的傳遞。他的美意給予醫護人員很大的激勵,也再次提醒我們,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光的行動,把溫暖及希望給到我們每一位患友及家人。」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部分人群不適用!這種葯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天天要聞

部分人群不適用!這種葯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此次在我國獲批上市的諾和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對於減重效果如何?哪些人不適宜注射?如何科學減重?此次獲批上市的諾和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適用於成人體重控制。早在2021年4月,另外一種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諾和泰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已在中國獲批,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兩者的成分雖然都是司美格魯肽,但是劑量不同,不可相互...
防心血管病,應常規評估身體活動!Meta分析 - 天天要聞

防心血管病,應常規評估身體活動!Meta分析

大多數心血管病風險評分工具都沒有考慮身體活動,可能是因為在早年佛明翰心臟研究未測量身體活動,人們也普遍認為身體活動會通過對血壓或血脂的間接影響心血管風險。但近日一項系統性評價和Meta分析發現,除評估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外,也應常規評估身體活動
急性心衰診治,我國不同地域有差異!阜外研究全國52家醫院研究 - 天天要聞

急性心衰診治,我國不同地域有差異!阜外研究全國52家醫院研究

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國不同地區醫療資源配置也有所差異,那麼不同地區急性心衰患者特徵和轉歸有無差異?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麗華、劉歡梅進行的研究表明:與中、東部地區相比,我國西部地區急性心衰住院患者的年齡大,住院時間長,高中及以上學
樞紐成都|不斷增強內暢外聯的樞紐通達能力,成都如何實現?專家訪談 - 天天要聞

樞紐成都|不斷增強內暢外聯的樞紐通達能力,成都如何實現?專家訪談

三年前,在成都東部新區,「神鳥」展翅,開啟了成都「一市兩場」新時代。三年里,「神鳥」越飛越高,「兩場一體」效應顯現,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發展駛入快車道。三年後的今天,被稱為「神鳥」的天府國際機場已為成都織起了輻射亞洲、連接歐美、通達大洋洲及非洲的國際航線網絡。這裡繁忙而有序,高峰期每日千餘架次飛機飛抵或...
飛鶴奶粉啟動「腦發育與認知」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 - 天天要聞

飛鶴奶粉啟動「腦發育與認知」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中國飛鶴簽約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此儀式宣布啟動「腦發育與認知」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通過此次合作,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在科研和產業領域的優勢,共同推動腦發育與認知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為中國乳業的發展奠定厚實
想斬斷瘀血之根,一定要先把陽氣補滿!血得寒則凝,得陽則行! - 天天要聞

想斬斷瘀血之根,一定要先把陽氣補滿!血得寒則凝,得陽則行!

許多血瘀體質的人,長期下來,身體會從一開始的疼痛、淤青,到身體上長出囊腫、結節、包塊等各種小問題。但很多朋友在意識到血瘀的危險後,都會嘗試去瘀,但往往卻作用不大,舌下青筋還是又粗又黑,淤血始終清不掉,這是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搞清一件事!那就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