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工作30多年,見過太多受抑鬱複發折磨的患者,下至11歲、12歲的學生,上至50多歲的中年人。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錢流水般地花,但反反覆復怎麼都治不好。
以我30多年精神科臨床經驗來看,抑鬱症反覆發作,大多離不開以下這4個原因!
被誤診
有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等)在早期會表現出抑鬱的癥狀,對患者了解不全面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誤診。所以精分的診斷需要醫生結合病程特點、病史等綜合考量。
不遵醫囑用藥
抑鬱症治療屬於長期「戰役」,需要一定的治療劑量和治療周期才有效。
但是這麼多年,我接觸過不少病人或家屬自行加減藥量、 隨意停葯換藥,最後導致拉長了治療周期,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並且增添了複發的隱患。
缺乏運動,作息紊亂
研究表明,每日坐着的時間越長,出現抑鬱的風險也就越高,作息紊亂也容易造成患者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從而誘發抑鬱焦慮,因此抑鬱症患者一定要保持睡眠充足以及適量的運動服,或者在治療階段結合醫生給的運動處方。
生活事件的負面影響
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婚姻問題、婆媳關係等負面事件可能引起患者心理應激,如果患者自我調節能力差,極易導致病情加重反覆。
其實面對抑鬱,我們只要正確看待,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一切都能好起來。
上個禮拜一個來複診的小女孩,就是畢了業步入社會壓力太大,在職場受人欺負,嚴重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對人際交往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自我封閉。前期治療有一定效果卻因為服藥長胖了20多斤,父母帶着孩子來找我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我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領着孩子」穩中求好」,即解決了抑鬱問題,也緩解了藥物不良反應對身體的影響。現在孩子情況已經步入穩定,只需要減量維持一段時間就好。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屬有任何困惑,可以和我分享!
我是精神科趙振海,臨床工作30多年,幫助無數精神分裂症、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重新回歸正常生活,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困擾,又不知如何處理,請千萬不要喪失信心,我會利用坐診之餘,給予大家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