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2024年05月21日05:40:38 健康 4020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已悄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

據統計,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接近20%,30歲以下的頸椎病患者佔比越來越高,且發病有逐年增長、逐步年輕化的趨勢。手機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來越高,低頭族越來越多,許多學生由於長時間上網,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頸椎病。

我們應該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呢?又該怎麼預防頸椎病呢?

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影像學上常常可見生理曲度變直、椎間隙狹窄、椎間盤突出、正位張口位片顯示齒狀突側向移位等等,均可導致頭暈頭痛、雙手麻木等癥狀。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頸椎病的癥狀

脖子發僵、發硬、酸脹、疼痛;後頸部疼痛,尤其是後伸時癥狀減輕,前屈時則癥狀加重;疼痛發生時,或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麻痛感;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範圍變小,不能達到「盡頭」;反覆不明原因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手臂無力、手指發麻、反覆落枕;上肢有從頸肩到指尖的放電樣疼痛;肩背部沉重感、肌肉僵硬、皮膚感覺減退;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胸腹部有束帶感,好像身上被布帶纏繞一樣;行走時或有「踩棉花」的感覺。

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1、年齡

隨着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逐漸退化,頸椎穩定性下降,容易患上頸椎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其中45~60歲群體多見,然而目前已經出現頸椎病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2、職業

長期伏案久坐的辦公族、司機、教師等職業群體。

3、習慣

不良坐姿、睡姿持續時間較長或使用不當的枕具(枕頭過高、過低、軟硬不適當)人群。

4、病史

患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或頭頸部外傷史、慢性頸椎勞損的人群。

如何預防頸椎病?

1、養成良好睡姿

建議選擇略硬些的床墊,睡眠時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過低或過硬,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約8~15cm,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枕芯要柔軟,形狀要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間凹陷的馬鞍形為好,能對頸部起到制約或固定的作用。

2、保持正確的坐姿

坐時保持端正姿勢,使案台與座椅相稱,半坡式的斜面辦公桌較平面桌更佳。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時應平視屏幕,最好選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或伏案工作。

3、堅持勞逸結合

建議工作學習間隔1小時起身放鬆休息,讓頸部左右轉動數次,前後點頭,幅度宜大,轉動輕柔,自覺酸脹為好。

這幾大癥狀出現 是頸椎在發出警告!6條預防措施 - 天天要聞

4、加強肩頸部肌肉的鍛煉

定期進行頸部鍛煉,如頸部操、瑜伽等,可以增強頸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減輕頸椎負擔。放風箏、打羽毛球等戶外運動方式也有益於頸部的保健。

5、防止頸部受傷

盡量避免急性損傷,如抬重物、挫傷等。如有軟組織損傷儘早治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加重病情。

6、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頸部保暖,空調溫度適中,洗髮後務必要吹乾後入睡。

如有出現頸椎病類似癥狀,做完自我緩解鍛煉後,仍不能解決疼痛或不適感,請及時就醫,避免傷上加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 天天要聞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通訊員 繼華 范學勇「施救落水兒童是舉手之勞的事,救死扶傷是我們每一個醫生應盡的義務,相信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談起兩天前施救落水兒童的事,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東謙虛地說。6月9日中午12時許,像往常一樣,陳愛東下班後沿着河堤不緊不慢地往家裡走,就在快要...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裏,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着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佈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絡平台視頻發佈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6月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防護?以下這些防暑指南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