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人太長壽不一定是好事?60歲以前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退路

2024年05月11日23:10:08 健康 1799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一味追求長壽就是重視數量,輕視質量,在六十歲以前留好相對應的退路才能夠彌補質量的欠缺。

為什麼老人太長壽不一定是好事?60歲以前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退路 - 天天要聞

一、叮囑兒女不要過度醫療

有些話就要說在前面,好比如醜話,即使再難聽,也要趁早告訴兒女。倘若沒有及時叮囑兒女,倘若在醫院重度昏迷,當醫生都建議放棄治療的時候,兒女卻顧忌輿論以及孝心泛濫,過度醫療勢在必行,由此通過機器續命實現的長壽未必是好事。

網友留言:我趁着意識清醒的時候,早就跟兒女說好了,我希望能夠體面得走,過度醫療既會讓我遭罪,又讓兒女破費和受累。既然救活的概率為零,也就要應該放棄就放棄。

點評:有些老人沒有提前給兒女打好招呼,結果兒女沒有採納醫生的建議,雖然延續了兩三天的壽命,但是最終人財兩空,關鍵是這些老人臨了還飽受病痛的百般折磨。

為什麼老人太長壽不一定是好事?60歲以前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退路 - 天天要聞


二、囑咐兒女要保重身體

黃泉路上無老少,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因此要提前囑咐兒女保重身體。如若兒女糟蹋或者糟踐身體,從而走在了父母的前面,即使父母再長壽,也會感覺到莫大的缺憾。

網友留言:我雖然希望長壽,但是我希望能走在所有兒女的前面,由此我的長壽才有意義,否則我會痛不欲生。為了得償所願,我會不厭其煩囑咐兒女,始終要把身體放在第一位。等到我不得不離開人世的時候,盡數兒女為我養老送終,我就會含笑九泉。

點評:兒女既是生命的延續,又是有生之年的退路,萬一歷經白髮人送黑髮人,將會萬念俱灰。

為什麼老人太長壽不一定是好事?60歲以前要給自己留好這3條退路 - 天天要聞


三、必要的時候讓兒女送到養老院

誰都希望能健康長壽,誰都希望擁有自理能力以及清醒的意識,外加擁有綽綽有餘的養老金,由此多活一天才算多賺一天。然而有大多數老人不是局部的願望會落空,就是全部的願望會落空,退路就必不可少。

網友留言:我的積蓄雖然不多,但是我會以備不時之需。我早就告許兒女,假如我有朝一日失去了自理能力,或者失去了清醒的意識,就把我送到專門的養老院。我可不希望兒女既出錢,又出力。況且以我為數不多的積蓄住進專門的養老院,讓兒女能少出錢就少出錢。

點評:最理想的長壽是重質重量,可是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無論失去了自理能力,還是失去了清醒的意識,哪怕沒有積蓄,也要事先告知兒女送到專門的養老院。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收藏或者轉發,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多謝支持!

圖片源自網絡,圖文無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 天天要聞

經常腰背痛的人,勸你改改這3種睡姿

睡覺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也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但現實是,很多人睡醒後不僅乏力疲倦,還可能腰酸背痛……醫生提醒,有些睡姿正悄悄傷害你的腰和脊柱,比如跨欄式、蝦皮式、投降式睡姿。專家提醒,你不良睡姿是如何傷身的,並教你選一個合適的姿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 天天要聞

經常買這幾種肉,可能增加家人的腸癌風險

你平時去超市時,經常買哪一種肉?近期,一項大型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與結直腸癌風險顯著增加有關。換句話說,合理選購併搭配餐桌上的肉類,就有助幫家人降低腸癌風險。《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怎麼吃肉更健康。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 天天要聞

橢圓形辦公室的病人

導語‖《傲慢》(Hybris)一書揭露了喬·拜登(Joe Biden)在健康衰退下的總統生涯及其團隊掩蓋真相的複雜內幕。年屆86歲的拜登被指精神與體力不堪重負,難以勝任第二任期,其團隊卻堅稱他健康無....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 天天要聞

德國如何處理精神疾病罪犯?

大綱‖《法蘭克福彙報》深入探討心理疾病罪犯的司法處置,澄清公眾對「無罪即自由」的誤解。 文章解析德國法律如何判定精神疾患免責罪犯,揭示其在強制治療與社會再融入中的挑戰。 2023....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 天天要聞

冠心病與洗臉有關?醫生強調:老年人洗臉時,要多留意這3點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的縫隙,悄然灑入卧室。68歲的張大爺,一如既往地起床洗漱,開啟新的一天。當他正準備洗臉時,突然感到胸口一陣沉重,隨之而來的還有短暫的氣喘。張大爺愣了一下,趕緊坐下休息,心想着這可能只是因為起得太急。然而,幾分鐘後,癥狀並未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 天天要聞

醫生研究表明:豬油對人體腸道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來了解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深有體會:身體不適、消化不良、腸胃問題時不時地打擾着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的人因為腸道不舒服,連平時最簡單的飯菜都吃得提不起興趣,胃脹、腹瀉、便秘成了難以擺脫的困擾。慢慢地,精神狀態也受到了影響,原本愛熱鬧的他們變得沉默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 天天要聞

高強度鍛煉可能更有利於卒中後的步行恢復?真的靠譜嗎?速看

許多卒中(中風)患者在康復訓練中被鼓勵「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大多數人也習慣於每天進行慢速、低強度的步行或腿部運動。然而,近年來不少研究表明:高強度鍛煉可能更利於刺激神經重塑,從而促使步行能力迅速恢復。這樣看似「急於求成」的方法,真的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