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2024年03月30日16:55:04 健康 1613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這打嗝真是跟着我沒完沒了,跟小尾巴似的粘上了!」楊阿姨,剛退休不久的前郵局職員,最近成了小區里聞名的「打嗝專家」。

想像一下,一個精力充沛的57歲老太太,日常生活井井有條,身體健健康康的,卻被這種小狀況搞得心煩意亂。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去社區醫院走了一圈,醫生說她身體硬朗得很,這打嗝不算啥大事,讓她回家多注意飲食生活。

楊阿姨想,得,這事兒看來只能自己解決了,於是開始在網上、書本上翻找各種健康小知識,希望對付這個老難題。

這一搜不要緊,楊阿姨竟然發現了一個挺另類的方法:說是改變一下吃飯的習慣和次數,可能對健康有好處。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雖然聽起來跟打嗝似乎扯不上邊,但楊阿姨心想,試試也無妨。

於是,她決定每天只吃兩頓飯,就這樣堅持了整整三年。

起初,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肚子餓得直叫喚,看啥都想吃,但她還是硬生生忍住了。

沒想到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習慣了這樣的飲食模式,身體竟然也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體重明顯下降,精神狀態也比之前好多了,連那些見慣了的鄰居都說,「楊阿姨,您這是返老還童了嗎?」

三年後,一次全面的體檢讓楊阿姨自己都驚訝不已:原本令人頭疼的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現在都變得正常了。

這樣的變化讓她更加堅信,只要生活習慣發生了改變,健康自然就會跟着改善。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這個故事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卻也很實在。科研表明,我們的飲食習慣和進食的頻率對健康有着直接的影響。

雖然不能直接提及那個流行的飲食方法,但不難看出,減少進食的頻率,實際上是在幫助身體調整和優化能量的利用和管理,從而帶來了一系列積極的健康效果。

研究指出,通過調整飲食頻率,可以讓身體的能量管理更加高效,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幫助降低血糖和控制膽固醇。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更神奇的是,這樣的飲食習慣還能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加速老化細胞的淘汰,對抗慢性病有顯著效果。

而從社區醫院的醫生那裡,我們還能聽到更多的成功案例。

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不僅血糖水平有了明顯改善,連平時必須依賴的藥物都減少了。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這類實例在醫學領域並不少見,足以說明通過合理調整飲食,我們的身體健康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那麼,這裡有一個看似跟主題不太沾邊的問題: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為什麼我們對於最基本的食物需求和追求健康的本能,還是那麼的原始和基礎?

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跟楊阿姨的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儘管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的生理需求——特別是對食物和健康的需求,卻依舊保持着原始的模式。

這是因為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人類的生理機制長期以來都是為了適應那種「時有時無」的食物獲取模式而進化的。

如今,通過有意識地調整飲食頻率,我們實際上是在模擬那個遠古的飲食環境,激活身體內部的健康潛能,讓自己在現代社會中活得更健康、更長久。

57歲大媽一天只吃兩頓飯,咬牙堅持了3年,體檢結果有了驚人變化 - 天天要聞

這既是對個人健康管理的一種新理解,也是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涉及飲食、體育旅遊和老年人 促進健康消費具體這麼干 - 天天要聞

涉及飲食、體育旅遊和老年人 促進健康消費具體這麼干

昨天(9日),商務部等12部門發佈《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十個方面重點任務,培育和發展健康消費領域新質生產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更好滿足人民健康消費需求。其中,在健康飲食方面,政策提出了多項舉措。在提升健康飲食消費水平和優化特殊食品市場供給方面,政策提出:鼓勵批零企業設立優質農產品...
瓜分「甲亢哥」 - 天天要聞

瓜分「甲亢哥」

文 | 聽筒Tech,作者 | 艾莉亞,編輯 | 饒言儘管「關稅」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這絲毫不影響中外普通民眾之間的「友好交流」。近日,一位來自美國的頂流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可謂出盡風頭。自3月24日開啟中國行後,所到之處,無不沸騰。這位全網坐擁超9000萬粉絲的「抽象派主播」,以無劇本、無濾鏡的直播形式,從上...
【健康】帶飯上班真的健康嗎?這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 天天要聞

【健康】帶飯上班真的健康嗎?這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我們都需要安全、健康又營養的三餐,但對於上班族來說,安排一頓健康的午餐並不簡單。為了給自己的健康儲值並節省開支,不少上班族選擇帶飯上班。如何保證食品安全?一起來看!01帶飯適合帶什麼?主食建議多吃全穀物,可以加一些粗糧、薯類、雜豆類以均衡營養。肉、蛋、魚、蝦等動物性食品一定帶完全熟制的品種,也可以用堅...
光華醫院「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開診 - 天天要聞

光華醫院「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開診

體檢時,如果發現身體里長出了多餘的「東西」——結節、息肉,不少人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會不會發展成癌。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開設「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為患者破迷開悟。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任劉煊介紹,結節是一種多系統疾病,好發部位以肺部及淋巴結最為常見,其次還包括甲狀腺、乳腺、皮膚、眼、...
「AI醫生」可能要來了!報告稱:在疾病診斷方面,AI已超越人類! - 天天要聞

「AI醫生」可能要來了!報告稱:在疾病診斷方面,AI已超越人類!

「人工智能醫生」 已經近在眼前。站長之家(ChinaZ.com)4 月 9 日 消息: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能(AI)的實力在醫療診斷領域也超越了人類。據說,OpenAI 的最新人工智能模型 GPT-4 比人類醫生更出色。當地時間 8 日,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發
氫氯噻嗪與吲達帕胺,有什麼不同,降壓時怎麼選? - 天天要聞

氫氯噻嗪與吲達帕胺,有什麼不同,降壓時怎麼選?

利尿劑是降壓治療中的一線藥物,尤其適用於收縮壓(高壓)升高,舒張壓(低壓)正常或是偏低的老年性高血壓。常用的利尿劑類藥物有氫氯噻嗪與吲達帕胺,有很多朋友問華子,這兩種藥物什麼不同,在降壓治療時要怎麼....
健康講堂傳知識 義診服務暖民心 - 天天要聞

健康講堂傳知識 義診服務暖民心

【來源:清遠市陽山縣人民政府-部門動態】2025年3月31日,陽山縣婦幼保健院高層次人才團隊到小江鎮衛生院開展「陽山縣醫療衛生領域高層次人才惠民『健康講堂』」和「陽山縣醫療衛生領域高層次人才義診服務下基層」活動,為基層醫務工作者賦能,為百姓
以嶺葯業創新中藥守護心血管健康,阻斷「凝壅塞閉」傳變路徑 - 天天要聞

以嶺葯業創新中藥守護心血管健康,阻斷「凝壅塞閉」傳變路徑

心血管事件鏈是以動脈硬化為基礎的心血管疾病先由高危因素聚集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脈易損斑塊破裂引起心肌梗死,再發展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直至死亡的全過程。面對這一複雜鏈條,傳統的單因素、單環節防治理念已陷入瓶頸,急需新的系統干預策略。
斗破蒼穹:黑擎到底是幾星斗尊?八星斗尊還是八轉斗尊?原來馬鈴薯卡了個BUG - 天天要聞

斗破蒼穹:黑擎到底是幾星斗尊?八星斗尊還是八轉斗尊?原來馬鈴薯卡了個BUG

黑擎的實力到底有多強?究竟是八星斗尊還是八轉巔峰斗尊?原來馬鈴薯在這裡卡了一個BUG,難怪大家會對黑擎的實力產生質疑。斗聖遺迹奪寶大戰已經正式進入收尾階段,隨着蕭炎祭出天妖凰翅對付摘星老鬼,天妖凰族兩位五星斗尊聯手施展妖凰鍾對付三色火蓮。為了幫助蕭炎擺脫僵局,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