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當心多種傳染病同時流行

2023年10月28日19:02:06 健康 1467

今年秋天,全國多地兒科門診經歷就診高峰。支原體肺炎大勢尚未褪去,甲流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等多種傳染病已經開始有流行趨勢。

01

提前到來的候診高峰

「往年9、10月份是不會有這麼多病人的,今年就特別多。」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絢向中新網說道。

李絢介紹,按照過去兒科門診就診人數變化規律來看,通常是從9月份開始逐漸增多,到12月份會是一個頂峰。放寒假,病人量減少。來年開學,3到5月份又會有一個小高峰,但不會像12月份那麼多,到暑假病人量又會有明顯下降。

但今年,兒科就診高峰似乎提前到來了。10月24日,下午三點許,中日友好醫院兒科門診看到候診人數已經達到158人。「現在候診常規在一二百人甚至二百多人,一個醫生大約要十多個小時才能看完所有的病人。」李絢說,這種情況通常是發生在往年的12月份。

近期,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席捲全國各大醫院,床位緊張。李絢表示,支原體比別的疾病要病程長,癥狀重,重症可能會更多。但現在床位比較緊張,大量原本需要住院的病人只能聚集在門診。同時一些合併其他感染情況,往年也需要住院處理,但今年只能盡量通過門診開藥來解決。

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當心多種傳染病同時流行 - 天天要聞

圖為中日友好醫院兒科門診 韋香惠 攝

02

「群魔亂舞」,但不必過度擔心

9月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指出,2023 年 2 月中旬至 4 月底,我國呈現一波以甲型 H1N1 亞型為主的流感流行季,強度略高於新 冠疫情前的自然流行年份,而新冠疫情仍持續一定水平,今冬明春可能會面臨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風險。

「近期感染的情況五花八門,簡直是群魔亂舞,什麼都有。」李絢注意到,與往年相比,今年前來就診的兒童病因確實各不相同,種類繁多,不再是單一的病毒或細菌感染。

她向中新網介紹,目前流行的主要是支原體肺炎,但同時也有孩子感染甲流、皰疹性咽峽炎等多種病毒感染。此外,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細菌感染也較為常見。「南方已經開始爆發甲流,北方最近也開始呈現增多的趨勢,尚未到流行狀態,預計再過一到兩個月會有流行。」她說。

多種細菌、病毒合併感染是否意味着病情嚴重?李絢對此表示,感染的病原體多或者複雜但未必會重到一定程度。

前幾天,李絢接診了一位支原體肺炎合併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感染,同時還有皰疹性咽峽炎,但病情並不嚴重,治療反應表現良好。該名兒童並沒有住院治療,最終兩個星期時間就痊癒了。

兒科門診人滿為患!當心多種傳染病同時流行 - 天天要聞

圖為家長和兒童正在候診 韋香惠 攝

03

佩戴口罩、接種疫苗仍是預防良方

李絢指出,兒童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方案選擇有限,成人常用藥物對兒童不適用。目前,阿奇黴素仍是常規治療選擇之一。不過,今年流行的支原體對阿奇黴素耐葯率較高,所以會採用四環素類或者喹諾酮類非常規藥物。對於合併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患兒,治療方案則會更加複雜和緊張。

李絢提醒,如果家中兒童發熱、咳嗽等癥狀,家長不要貿然用藥,而是要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建議和指導下進行治療。

在預防方面,她建議,家長應讓孩子保持有規律的戶外運動和合理營養狀態的同時,應該積極為孩子孩子接種疫苗,比如流感疫苗。

李絢表示,流感病毒變異率很高,雖然接種過還是有感染的可能性,但會減少重症概率,因此還是有必要及時接種疫苗。此外,當前是傳染病高發期,建議大家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儘可能避免接觸更多病原體。

來源:中國新聞網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4種食物傷脾傷胃,想要養胃護胃多吃這幾樣 - 天天要聞

4種食物傷脾傷胃,想要養胃護胃多吃這幾樣

早餐匆忙,午餐外賣,晚上應酬......脾胃功能越來越差,脾胃作為消化系統的核心,承擔著轉化食物為營養的重要職責。然而,不當的飲食習慣往往會對脾胃造成傷害。揭露4種傷脾傷胃的食物,並推薦幾種有益於養胃護胃的食品,幫助您構建健康的飲食結構。
對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夠! - 天天要聞

對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夠!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現代社會,大家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幾乎都離不開電子設備。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機,到了公司盯着電腦工作,晚上回家繼續刷手機或
停葯不停效!吳一龍&楊學寧團隊:肺癌患者停葯20個月未複發! - 天天要聞

停葯不停效!吳一龍&楊學寧團隊:肺癌患者停葯20個月未複發!

對於需要接受長期治療的患者,若病情達到臨床完全緩解或病情長期穩定,能不能不用藥?這是臨床醫生和患者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既往在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KI)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研究中,有研究人員發現適當終止治療可以減輕藥物相關毒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緩耐葯的發生,這種策略臨床稱為「藥物假期」。但後續有隨機對...
酒精每年「殺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數字貪杯者後背發涼 - 天天要聞

酒精每年「殺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數字貪杯者後背發涼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封波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健很多人都知道過度飲酒對身體不好,但往往礙於情面,飯桌上難免推杯換盞。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最新報告指出,酒精的危害超乎想像,全球每年有260萬人死於酒精,佔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