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儲麗麗 記者 梅書華)面對「更年期」,有人很緊張,出現一點癥狀便如臨大敵,也有人選擇性忽視它,卻擺脫不了它引發的一系列問題。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南京市秦淮區婦幼保健所在五老村社區舉行了義診活動,守護女性的身心健康,教大家正確面對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的一個階段。秦淮區婦幼保健所副主任中醫師王桂蘭介紹,更年期一般出現在45歲左右,因為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女性會出現月經變化,因此女性更年期也稱為「圍絕經期」。義診現場,王桂蘭為大家揭開了更年期的「神秘面紗」,從衣食住行等細節,指導居民「未病干預」的保健技巧。

「我的左腳很涼,是不是血管有問題?」陳女士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十分關注,問診時表現得十分擔憂。王桂蘭詢問後,發現對方沒有任何基礎病,寬慰她要樹立信心,不要焦慮。王桂蘭告訴記者,圍絕經期不僅會出現月經紊亂,還有一系列症候群,比如抑鬱焦慮、潮熱出汗、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冠心病、骨質疏鬆等等,癥狀明顯者應及時就醫。
王桂蘭表示,情緒變化是圍絕經期常見的癥狀,這是性激素波動或降低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圍絕經期女性約25%患有骨質疏鬆症;此外,圍絕經期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女性絕經後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壓和腦缺血,絕經後女性冠心病發生及並發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隨年齡而增加。採取干預措施不僅能夠預防或推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能夠和藥物治療協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複發。

許多女性認為更年期意味着衰老,認為絕經越晚越好。王桂蘭提醒,一般情況下,絕經早於42歲,可能是早衰,但是晚於55歲,應當警惕生殖系統或內分泌系統是否出現了問題。那麼,究竟該如何緩解更年期癥狀?她建議,可以試試激素替代治療,但是必須在全面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礎上經醫生指導,定期嚴格監測。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