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血糖失控的壞習慣:糖尿病患者需避免的生活習慣

2023年10月11日10:40:05 健康 1472

生活習慣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血糖失控,增加併發症的風險。一些不利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生活習慣,以提醒患者們避免它們。

1.不規律的飲食

不規律的飲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的一大因素。跳餐、暴飲暴食、不定時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血糖的波動。糖尿病患者應遵循規律的飲食時間和合理的食物選擇,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

讓血糖失控的壞習慣:糖尿病患者需避免的生活習慣 - 天天要聞

2.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是讓血糖失控的另一個因素。體育活動可以幫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提高血糖的利用率。患者應盡量避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並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定期進行有氧運動,並遵循醫生的建議。

3.過量飲酒和吸煙

過量飲酒和吸煙不僅對整體健康有害,也會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響。酒精和煙草中的化學物質會干擾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增加血糖波動的風險。糖尿病患者應盡量避免飲酒和吸煙,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健康狀態。

生活習慣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過量飲酒和吸煙等不良習慣可能導致血糖失控,並增加併發症的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積極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定時進食、適度運動、戒煙限酒,以維持血糖的穩定和全面的健康狀態。同時,與醫生和專業營養師保持良好的溝通,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計劃,以實現更好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就讓我們一起遠離這些不良習慣,掌握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度過每一天。#糖尿病##糖尿病手術##日常醫學科普##關注糖尿病##什麼是二型糖尿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周接診7例!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一周接診7例!醫生緊急提醒→

近期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溫差大易誘發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有醫院一周救治7例心梗患者「自己的身體自己有數!」今年53歲的老龔自我感覺身體不錯,已經好幾年未體檢。最近他每天早上都感覺一陣胸悶,不過半小時左右便會自行緩解。他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
19歲女生注射頭孢後去世,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19歲女生注射頭孢後去世,最新進展

近日,湖北女生小雯(化名)因注射頭孢過敏去世的消息引發熱議。女生家屬質疑醫院未做皮試,搶救也不及時。醫院認為,醫生診斷及用藥合理,患者的過敏性休克系罕見且嚴重的不良反應,院方予以積極治療。
這種水果好吃不胖還護眼!提醒:一類人慎食 - 天天要聞

這種水果好吃不胖還護眼!提醒:一類人慎食

芒果風味獨特、香氣濃郁,除了可以洗乾淨後直接吃,還能做成很多美食,比如芒果布丁、芒果西米露、芒果慕斯、芒果冰沙……雖然芒果很受歡迎,但在「吃芒果」這件事上,存在的「問題」也不少。01芒果的風味和營養 芒果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素有「熱帶果王」之美譽,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因香味獨特,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芒...
尿酸高不可怕!死磕這些好習慣,讓尿酸越來越低 - 天天要聞

尿酸高不可怕!死磕這些好習慣,讓尿酸越來越低

小林(化名)作為岳陽縣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她驚訝地發現,在體檢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檢出率遠遠高出預期,幾乎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尤其以中年人群及有不良生活習慣者更為顯著。高尿酸血症初期不痛、不癢,幾乎沒有什麼異常,常常是在體檢或其他疾病就醫時被意外發現。該病隱藏很深,但危害卻不淺!岳陽縣人...
探訪水腫門診丨眼皮腫後竟突發血栓,哪些群體不能忽視水腫警報? - 天天要聞

探訪水腫門診丨眼皮腫後竟突發血栓,哪些群體不能忽視水腫警報?

一位21歲外地小夥子訂婚當日腦梗偏癱、隨後出現水腫,卻發現疾病元兇是腎病。市民段先生因下肢動脈血栓伴水腫就醫,亦與小伙確診了同樣的腎病。 水腫是諸多疾病的警報線索。它不僅是最典型的腎病癥狀指證,亦可關聯糖尿病、紅斑狼瘡、甲狀腺疾病等甚至與腫瘤相關。但因水腫常見且不起眼,普通人容易將其忽略,即便有心就醫...
你每天堅持的「好習慣」,可能正在引發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你每天堅持的「好習慣」,可能正在引發老年痴呆!

本文作者:汪桂青,鄭州市中心醫院豫欣老年病醫院副院長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通常需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出發,比如健康飲食、良好作息等。但是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可能是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長期素食很多人在飲食上會走向極端,將清淡飲食等同於長期吃素,甚至油和鹽都不沾。但長期純素食可能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特別...
廈門發佈措施 加大新優葯械醫保支付支持力度 - 天天要聞

廈門發佈措施 加大新優葯械醫保支付支持力度

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近日發佈《廈門市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圍繞創新研發、成果轉化、臨床應用、醫保支付等關鍵環節推出相關政策,破解產業痛點,為市民就醫用藥帶來系列民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