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3年05月06日18:19:03 健康 1162

短短几毫米,看似不起眼的心臟支架,其實有着很大用處,它是心血管患者們的福音。但是,該技術曾經門檻較高,花上十萬也很正常,對於一般人來說相當於用掉一年的工資,因此相當一部分患者用不起。

近些年,我國醫保局通過心臟支架的「集采」,將其均價從1.3萬下探至700元,本來是件好事。但沒想到的是,僅僅2年多的時間,市面上的心臟支架又重返「天價」,有的甚至達到5萬。何解?

  1. 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2020年心臟支架集采後門檻大降,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但降價造福於老百姓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阻礙。例如,國內心臟支架市場在集采後從150億銳減至10億,心臟支架利潤被大幅擠壓,各方積極性自然要受到影響。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據業內人士透露,支架降價後,供貨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有供貨商直言利潤太低,只能用便宜的快遞發貨。更糟糕的是,很多小眾支架由於「不賺錢」導致貨源短缺。換句話說,便宜的反而沒貨、「不好用」了,患者只能苦等。

可能有人會說:「再等等就好了」,但與時間的賽跑,又有多少人等得起呢。普通人想儘快贏得時間,而佔據更多財富的富人更是如此。

例如硅谷富豪彼得·迪爾為此冒險嘗試與18歲小伙交換「年輕血液」;94歲的港富李嘉誠為邁過百歲門檻,赴美求取156萬一克的某種「萊特唯鍵」類分子。也正出於此,市面上出現更先進的「可降解支架」後,患者爭相獲取,哪怕5萬一根。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而業內人士也指出,心臟支架也會因為技術的升級而迭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更先進的支架,當然能給自身帶來更好的保障。

  1. 防患於未然,投資健康勝過病急投醫

專家表示,心血管疾病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常見,像經常性的心慌、氣短、胸悶刺痛等等,可能就有相應的隱患。據悉,我國有近30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早逝;而國際醫學研究顯示,有近60%的心血管疾病能夠防範。所以,防患於未然,投資健康勝過病急投醫。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對於普通人來說,辦卡健身、吃好睡好就是投資健康,但對於能接觸到更多資源的富豪來說,他們的投資可謂簡單粗暴。例如李嘉誠,在接觸「萊特唯鍵」類分子劑後,直接拿出2億支持相關抑衰生科企的研發。那時候,李超人還得意地表示,自己好像有了20歲的感覺。

據了解,該分子從2013年起被大量研究,或能助力人體壯年期,鉗制老衰,從而減少相關疾患的發生。曾幾何時,該分子還被美日等國壟斷,國內很難見其身影。好在近年我國港企通過技術迭代,將「萊特唯鍵」門檻打落95%,以三位數的月成本被京東、貓等引進,在國內完成初步下沉。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該分子觸達主要人群為中老年男性,基本覆蓋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業內人士指出,隨着該分子在人群中認知範圍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投資健康」的好處。

700元漲回5萬,心臟支架重返「天價」?業內:便宜反而不好用 - 天天要聞

當然了,李嘉誠押寶大健康不是個例,除此之外,股神巴菲特、前世界首富貝索斯等均有涉足,他們同樣對自己的健康有着更多的期許。

  1. 生命科技井噴,健康壽命理念深入人心

近20多年來,生物科技發展井噴,不僅僅是心臟支架類似的醫學器械在持續提升,「注重健康壽命」的相關科技也促使人類向著更高的門檻邁進。

如果說醫療科學是為了幫助人們從病痛中脫困,那麼生命科技就是基於更先進的理念,更加註重生命周期內的健康狀態及壯年期長度,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活着。

科學家基於各種理論,預測人類理應活到120歲,如果科技發展水平足以支撐這一預測,能活到這個歲數的你,又會做些什麼呢?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着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