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提及癌症
復 發
恐怕是籠罩在所有惡性腫瘤
患者心中的陰霾。
少吃發物、多吃素、多吃補品補身體……
往往一通操作
搞得自己心力憔悴
其實預防複發不一定要這樣耗錢耗物
避開這幾個癌症複發的「催化劑」
是降低複發率的重要一步
催化劑一
負面情緒
中醫古籍《醫方考》稱:「情志過極,非葯可醫」。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嚴重,身體垮得越快,最終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吳育鋒介紹,良好的情緒是防止患者複發的重要因素,負面情緒會讓患者的脾氣變得暴躁,使患者懷疑自己,產生不好的念頭。
相關鏈接:離貓近的老鼠,腫瘤長得快!提醒自己:遠離緊張情緒!
家屬要在治療之後多給患者一些關愛,多給患者溝通交流,注意患者的情緒,這樣患者才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患者自述 | 運動是治癒良藥 心態是最好醫生 一文中,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患者「宛荷」,培養了很多個人愛好,比如唱歌、繪畫等,轉移注意力。建議患者也可以多聽聽舒緩的音樂,做一些小運動,放鬆自己。

催化劑二
疲勞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劉懷民介紹,《黃帝內經》介紹養生長壽之道,其中《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其中不妄作勞,指不要過度勞累,要勞逸有度,這個勞包括三個方面:心勞,體勞,房勞。
1.體勞過度,是指較長時間的過度用力而積勞成疾。體勞過度則傷氣,久之則氣少力衰,神疲消瘦。如《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素問·宣明五氣論》說:「久立傷骨、久行傷氣,」即指此而言。
2.心勞過度,是指思慮太過,勞傷心脾而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脾在志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慮勞神過度,則耗心血,損傷脾氣,可出現心神失養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及脾不健運的納呆、腹脹、便溏等症。
3.房勞過度,是指性生活不節,房事過度而言。腎藏精,主封藏。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若房事過頻則腎精耗傷,臨床常出現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男子則遺精、早泄、甚則陽萎,女子則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病症。
現代醫學認為,當人們長期超負荷地運作,經常處於疲勞狀態,體內T淋巴細胞的數量減少,其活性降低,巨噬細胞不僅數量減少,而且吞噬活性也明顯下降,進而誘發腫瘤,或促使腫瘤複發和加重。
催化劑三
失眠
良好的睡眠質量是人們身體得到充分休息的重要途徑,也對提高免疫力有非常大的幫助。每人每天至少要保證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才能使大腦、肝臟等器官得到「休息」。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睡眠障礙是常見的,常見的誘因主要有:疼痛不適、呼吸困難、夜尿多、腹瀉等身體不適;焦慮,抑鬱,應激狀態等情緒問題。
對抗睡眠障礙,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干預(如放鬆訓練、催眠治療、暗示治療)、替代療法(如芳香療法)、物理治療(如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等方式。
相關鏈接:世界睡眠日 |失眠會得癌症,是真的嗎?腫瘤專家:長期睡眠不佳風險高
想要更好保障睡眠效果,可以在睡覺之前選擇戶外散步,這樣可以幫助放鬆身體。也可以在睡覺之前用熱水泡泡腳,這些都是有益睡眠的,對於保護睡眠質量有很好的幫助。

催化劑四
便秘
人體內的毒素可以通過排便的方式從體內排出,可以減輕身體負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接受化療後殘留在人體內的藥物毒素更需要通過排便的方式排出。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使毒素堆積在體內,成為癌症複發的源頭。
相關鏈接:拉完粑粑記得回頭看看,這些異常要當心
可以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蔬菜和水果,蔬菜可食用菠菜、豆芽等緩解便秘。

催化劑五
大補
許多家屬和患者都認為,大病初癒後需要大魚大肉補充營養。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青年專家李華華介紹,恰恰相反,經常給身體補充過量的補品,會使本來正在休息的的癌細胞因為過量的營養而再一次活躍發展,導致病情複發嚴重。
康復期的飲食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攝入不同的營養物質。比如主食多樣化,要注意粗細搭配;少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多吃魚肉、禽類等白肉;每日攝入1斤以上蔬菜,300g左右水果。
相關鏈接:過半腫瘤患者營養不良 專家:要想康復好,營養治療很重要
催化劑六
煙酒
煙酒是腫瘤患者必定要戒掉的不良生活惡習。
煙酒既是腫瘤的誘發劑,也是腫瘤的促發劑。所以腫瘤康復病人一定要戒煙酒,特別是呼吸系統腫瘤和消化系統腫瘤要重視,否則,腫瘤可能會死灰復燃。

催化劑七
劇烈運動
雖然提倡癌症患者在康復期以及後期的穩定期進行鍛煉,但是一定要適度,如果運動過量會消耗大量的體力、使患者過度疲勞,易造成病情反覆。
可以在飯後到戶外散步,每次至少20分鐘,保證運動量。其實,廣播體操也不失為一種有效而又輕柔的運動,可以每天早上做一套廣播體操,舒緩身體各部位。
受訪專家
劉懷民
中西醫結合科主任
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領軍人才,河南省中醫藥青苗人才培養項目指導老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委,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精準治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榮獲河南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在中西醫腫瘤治療領域具有極高的造詣,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中醫藥研發重大專項、河南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獲多項科技成果獎、培養碩士研究生近20人,主要從事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研究,在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肝癌等腫瘤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坐診時間:周一、周四上午
吳育鋒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博士,杜克大學訪問學者,鄭州大學碩士生導師,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近五年累計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6篇,河南省抗癌協會肺癌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委會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專委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青年理事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坐診時間:周二下午
李華華
中西醫結合科
主治醫師,碩士,河南省首批中醫藥青苗人才代表性傳承人,全國第七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食管、胃、結直腸、肝等惡性腫瘤,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學會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省腫瘤整合及姑息療法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醫藥信息學會腫瘤與炎症專業委員會委員。發表SCI文章1篇,共同發表多篇;中文專業論文10餘篇,專著2部。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參研省廳級課題4項。
責編:龐紅衛
編輯:王曉凡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