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老人陽康20多天仍渾身乏力,不是後遺症,與這2件事有關

2023年01月14日19:52:19 健康 1152

我是「家庭菜購」。我平時每天都要進市場、逛商場、趕大集、購物買菜,風雨無阻,樂此不疲。由於長期採購,會經常碰到很多很多的老同事、老朋友,也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新鮮事,還會結識一些新菜友。大家經常相遇,在一起拉拉呱、聊聊天、說說話。相互交流溝通一下自己的感悟和所思所想,有時還真的收穫不小,也真能學到一些比較實用的生活知識。

60歲以上老人陽康20多天仍渾身乏力,不是後遺症,與這2件事有關 - 天天要聞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日。從國家放開疫情管控後,也已經接近1個月的時間了。現在看來大部分人已經經過了第一波疫情的洗禮,都正在康復階段。據有關資料來看,新冠病毒感染後,很多人都產生了後遺症,比如,咳嗽、脫髮、嗅覺味覺消失、耳鳴、失眠,等等,總計十餘種之多。

今天在市場上碰到一老同事,她說自己已經68歲了,自己陽康後真的是有很多的後遺症,最厲害的就是咳嗽,再就是睡覺質量不高。談起後遺症,她還是很有認知和自己的獨到見解的。她說:「有些問題確實是後遺症,但有些問題就可能是自己的生活習慣不當造成的」。帶着這個問題,我聽了聽她的講解,還確實那麼回事。

比如說,有的60多歲的老年人感覺陽康後做頓飯都精疲力竭,走個路也氣喘吁吁,晾個衣服也會頭暈眼花。這其實很多都是心理作用的結果,硬跟新冠扯關係,也實屬沒有太大的意義。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或許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60歲以上老人陽康20多天仍渾身乏力,不是後遺症,與這2件事有關 - 天天要聞

第一個原因,躺的時間太久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好人躺7天也成了病人」。就是說,即使一個健康的人,如果整天躺在床上,長時間不活動、不鍛煉,久而久之就會渾身無力,腰酸背痛。

很多老年人聽說新冠感染後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勞累、不能劇烈運動,那就乾脆躺床上休息吧!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不能劇烈運動」並非是「不能運動」,運動是必須的,只要不過於劇烈,不感到勞累,肯定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如果長時間躺着不動,久不活動,身體板硬,結成一塊,不虛弱才是怪事。

正確的做法還是要活動,還得要鍛煉,畢竟「生命在於運動」嘛。但運動過程不要貪圖效果,也不要太猛,更不要貪圖步數。一般以散步、休閑為好,以一次性不超過5000步為宜,以渾身微汗為佳。

60歲以上老人陽康20多天仍渾身乏力,不是後遺症,與這2件事有關 - 天天要聞

第二個原因:營養沒跟上

有的老年人新冠病毒感染後,就胃口不好,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咽,這勢必就會造成營養的不足。大家想一想便明白了,身體缺乏營養,那肯定就是渾身無力啦,幹啥都沒勁。

正確的做法是,即使沒胃口也要想辦法多吃食物。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慌慌」,就是這個道理。應該多攝入蛋白質,比如牛奶、雞蛋、豆漿、雞肉豬肉等等。

同時,還要注意營養均衡,既不要不吃,也不要暴飲暴食。要合理攝取新鮮蔬菜、水果等營養品,增加身體的維生素,千方百計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醫館員工夫妻半年就診超300次!一藥廠聯合兩中醫館騙保,涉案超1200萬 - 天天要聞

中醫館員工夫妻半年就診超300次!一藥廠聯合兩中醫館騙保,涉案超1200萬

位於郊縣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民營中醫館裏,一天只有兩三名病人就診,而就診記錄上卻標註有十多人就診,且患者每隔十幾天就開一次大劑量藥品。7月3日,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在警方搗毀的一個以定點醫療機構為主體的醫保詐騙團伙,上海市兩家民營中醫館2年內開出5萬條記錄,騙...
「湘雅鄉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醫療團隊顯真功夫 - 天天要聞

「湘雅鄉情」深耕耘 醴陵本土醫療團隊顯真功夫

紅網時刻新聞7月3日訊(通訊員 王琦 張燕舞 孫勇)近日,醴陵泰安醫院普外科團隊在精心準備與多學科通力協作下,成功完成了醫院歷史上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LPD)。手術由醴陵泰安醫院獨立完成。
這些傷膝蓋的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 天天要聞

這些傷膝蓋的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突然腿軟、關節「咔咔」響,上下樓膝蓋疼痛、半月板受傷……如今,膝蓋不舒服的人越來越多。為什麼膝蓋會變得脆弱?其實,日常生活里的這些習慣正在不經意間損傷膝蓋。01 這幾個習慣讓膝關節越用越廢■體重過大體重過大是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一方面會導致嚴重的過載和負重損傷關節,另一方面會導致脂肪組織內脂...
眼睛也會中暑!高溫天,青光眼患者需警惕眼壓波動 - 天天要聞

眼睛也會中暑!高溫天,青光眼患者需警惕眼壓波動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人們紛紛抱怨着中暑、脫水的不適。但你是否想過,高溫之下,我們的眼睛也可能在默默承受壓力?尤其對於青光眼患者,"熱浪"可能正悄悄攪動着眼內壓的平衡。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李富華主任表示,眼壓,這個眼睛健康的"晴雨表",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