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其實對於冠心病人,醫生基本上都是會建議吃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比如阿司匹林。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冠心病人該吃了他卻沒吃,有人是因為怕藥物的毒副作用而擅自停葯;而有些人則是覺得吃與不吃沒啥感覺,所以就自行停掉了。最後很多人,正是由於長期不吃抗血小板藥物,導致了心梗的突然發生。
那預防心梗,為什麼必須吃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心梗它是一個防的病,不是治得病。因為心梗一旦發生那就是九死一生,死亡率特別高。而要防心梗,最關鍵就是要防血栓的形成!血栓怎麼來的呀?是因為血小板聚集導致的,所以防心梗的核心,就是要抗血小板的聚集,那就必須吃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
目前臨床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阿司匹林,一個就是氯吡格雷。具體該怎麼吃呢?
先說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個,也是首選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一般選的劑量就是100mg,也就是拜阿司匹林的一片。最小劑量不應低於75mg,因為劑量太小了就沒有什麼防護效果了,吃了等於沒吃。
服用時間一般建議是晨起服用,因為早晨是心腦血管病高發的時間段。另外,如果沒有禁忌症的話,阿司匹林最好長期、甚至終身服用。因為冠心病一旦患上了是不可治癒的,需要終身去防控。
再說氯吡格雷。它主要的適用人群:一個是對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一個是支架術後患者,它與阿司匹林聯合進行雙抗治療。服用很簡單,一天1片(75mg)就行了。
需要提醒你的是:這兩種藥物都會造成出血的問題,所以在服藥期間,一定要注意有沒有出血的傾向,比如說牙齦出血,皮膚下的淤青等出血傾向。
另外,最關鍵的是一定要遵醫囑服用,不要擅自的增減,也不要擅自的停葯,以免引起不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