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水1果1菜,絕對不能空腹吃!否則鐵打的胃也扛不住

2022年10月11日15:40:45 健康 1482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身體健康會吃很關鍵。


高血壓的忌口,懷孕後的忌口,網上也經常流傳着各種飲食禁忌,其中,「空腹」的時候不能吃什麼更是常見。


「空腹不要喝牛奶,營養都浪費了」「空腹不能吃香蕉,對心臟不好」「空腹別吃柿子,會長結石」……說法五花八門,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


為防踩坑,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辨一辨。


空腹到底是有多「空」?



對於空腹,我們並不會陌生,平常體檢抽血,就要求了從前一天晚上開始空腹,如果生病了要吃藥,也往往需要在空腹的時候吃。


在醫學上,空腹一般是指胃部基本排空。胃是人體消化道中最為膨大的器官,正常成年人在進食後,胃的容量可以達到1500-2000毫升,而當空腹時,胃的容量大概只有50毫升。


這1水1果1菜,絕對不能空腹吃!否則鐵打的胃也扛不住 - 天天要聞


那麼,胃要多久才能排空呢?


這其實很難一概而論,在體檢抽血時,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個小時,空腹吃藥,則一般需要在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


食物化學組成,以及粘稠度、顆粒大小等物理性質,都會對胃排空的速度產生影響。通常,胃排空需要大概4-6個小時。


3種食物不宜空腹吃



1


胃能夠直接吸收酒精,空腹喝酒,不僅更容易讓人喝醉,還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特別是對於有糖尿病的人,空腹喝酒還會引起低血糖,甚至導致昏迷。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空腹的時候不要喝酒,其他的時候也要少喝。


2

鞣酸量高的水果


鞣酸也叫單寧,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結石」,柿子、葡萄、山楂等水果中都含有鞣酸。


這1水1果1菜,絕對不能空腹吃!否則鐵打的胃也扛不住 - 天天要聞


就拿柿子來說,鞣酸含量高的柿子一般不夠熟、口感澀,而空腹時胃酸較多,如果腸胃功能偏弱,空腹吃柿子的確容易出現不適。但成熟的柿子,一般還是可以放心吃的。


3

刺激性食物


空腹吃太辣、過酸的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刺激胃黏膜和腸壁,導致胃腸痙攣、絞痛。


尤其是本身就有消化道潰瘍等問題的人,吃辣、吃酸時更是要加倍注意。




3種食物沒有太多講究



1

牛奶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很多人擔心空腹飲用牛奶,會把蛋白質白白浪費掉,甚至還會加重腸胃負擔。


但其實,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優先分解供能,蛋白質不是首要的供能物質,也不用擔心會加重腸胃負擔。


而喝了牛奶後不舒服,大多是因為本身就是乳糖不耐受,和空腹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1水1果1菜,絕對不能空腹吃!否則鐵打的胃也扛不住 - 天天要聞


2

酸奶


空腹時胃裏面的酸度比較高,酸奶中的乳酸菌的確難以存活,但這並不代表酸奶就不適合空腹飲用了。


首先,乳酸菌不一定能夠進入到腸道。其次,就算沒有乳酸菌,酸奶依舊有着非常棒的營養價值,還能避免乳糖不耐受,挺適合空腹吃。


3

香蕉


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鎂、鉀等元素,一些人會擔心吃多了會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


但和海綿吸水不一樣,消化吸收是個漸進的過程,只會一點一點地進入體內。


而且,人體的自動調節功能,也會時刻監視着鎂、鉀的含量,能夠通過腎臟、皮膚,把多餘的代謝出去,以維持平衡狀態。


這1水1果1菜,絕對不能空腹吃!否則鐵打的胃也扛不住 - 天天要聞


所謂的空腹不能吃某種東西,往往是因為胃裏面的食物被排空後,沒有了食糜的保護,胃部容易飢餓收縮,此時再食用了不合適的食物,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更容易出現不適感。


一般來說,很少有絕對不能空腹吃的食物,不必矯枉過正,但對於腸胃敏感的人,多注意一些也並沒有什麼不妥。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67歲大爺胃癌離世!醫生提醒:冰箱中有這3種東西,趕緊扔掉! - 天天要聞

67歲大爺胃癌離世!醫生提醒:冰箱中有這3種東西,趕緊扔掉!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你說冰箱里的隔夜飯我還
告別「小肉球」!消除外痔的實用攻略來啦 - 天天要聞

告別「小肉球」!消除外痔的實用攻略來啦

上廁所時突然摸到肛門旁多了個「小肉球」,走路、坐下都覺得彆扭,甚至還隱隱作痛,這八成是外痔找上門了。長了外痔肉球別慌,掌握正確方法,擺脫它並非難事。今天就為大家奉上消除外痔肉球的實用攻略,快來看看吧!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馮玲成為我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35年來,她服務超1萬例艾滋病患者 - 天天要聞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馮玲成為我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35年來,她服務超1萬例艾滋病患者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艾滋病臨床指導培訓中心護士馮玲(右三)帶領護理團隊查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雪茹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通訊員 張翼飛 丁燕飛 於鑫益35年與傳染病「短兵相接」,她用專業築起生命防線;35年與偏見對抗,她用愛心融化歧視堅冰。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之際,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艾滋病臨床指導培訓中心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