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每每談起的時候都能夠引起很多人的討論,每個人對長壽都有自己的觀點,也有自己的目標。
張文宏教授曾經說:「如果沒有活到85歲,就別說自己很長壽」,這個觀點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討論,這是因為現在人們的人均壽命都更高了。
壽命的長短和什麼有關?
鍾南山院士認為,多項研究證實了人的自然壽命很長,但因為各種原因,大多數人都無法活到極限壽命,決定人體健康的有五大因素,每個因素的佔比都不同。
遺傳佔比15%,社會環境佔比10%,醫療條件佔比8%,自然環境佔比7%,生活方式佔比60%,由此可以看出,影響最大的就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讓你離極限壽命更近一些,那麼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呢?
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其實活到這個歲數就很好了,要懂得知足
按照以前人的長壽來說,活到70歲就算長壽了,但是現在人們的壽命大大提高,了我國人均壽命已經超過了70歲,達到了77.93歲。其實活到這個歲數就行了,大家要懂得知足。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達到或者超過平均數值,活到80歲就算長壽了,若能活到90歲或者100歲,更算得上是長壽。
男性和女性相比,女性活得會更久一些,生活中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很多夫妻到了中老年,都是男性先離開。
這是因為人的壽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跟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女性在生活中更注重身體的保養,而且很少吸煙喝酒,甚至不吸煙不喝酒。
但是大多數男性都有吸煙喝酒的習慣,這兩個習慣對於健康和壽命的不利影響非常大,另外,當身體出現不適後,女性會更重視及時去醫院檢查,因為問題發現的早,所以更容易解決。
但是男性會選擇,忍着覺得自己不能太矯情,總是硬扛着,會把疾病越拖越嚴重,對健康的影響就會更大。
要想長壽,不妨試試這樣做
鍛煉大腦、延緩腦部衰老
經常鍛煉大腦可以延緩大腦的衰老速度,有助於健康長壽,大腦的衰老速度是比較快的,容易出現腦萎縮和老年痴呆等問題,也會對老人的晚年生活和預期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
心態要好,樂觀、平和
負面情緒會給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經常憤怒、抑鬱會讓內分泌不穩定,激素分泌異常,影響人體內的器官健康,甚至會帶來很多疾病,所以要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對健康和長壽才有幫助。
常體檢
年齡大的人最怕生病,尤其是大病,想要安享晚年不給兒女添負擔,就要重視體檢,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還能減少金錢的支出。
戒煙酒
長期大量抽煙喝酒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其中也包括癌症,疾病對壽命是有影響的,所以想要健康長壽就要遠離煙酒。
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可以提升生命質量,在運動的過程中,老人的智力、體力和社會交際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和提升,而且還能夠舒緩心情,使身心愉悅,達到健康長壽的效果。
對於老年人來說可以選擇跳舞,慢跑,打太極等運動,以合適的強度去鍛煉身體,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量力而行,並且要長期堅持下來。
飲食節制,營養搭配
人體衰老之後,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健康有節制的飲食,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的營養,注重營養搭配,飲食清淡也可以減輕老年人的消化負擔,更有利於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