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2022年07月04日19:39:27 健康 1002

中醫里,「痰」往往與「飲」並稱,痰飲是指由於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所傷,使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

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二陳湯是有名的祛痰化濕的方葯,流傳度很廣。相信很多朋友也聽過它,我也會經常用內服二陳湯來和外用穴位按摩法,兩者共同調治甲狀腺結節患者,反饋都很不錯。

醫案:35歲的王女士,來自廣東,是一位公司高管。公司體檢時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當時醫院建議她手術切除,但她很害怕手術,也擔心術後結節再複發。通過朋友的介紹找到我想要保守中醫調理甲狀腺結節。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檢查單顯示:

甲狀腺左葉探及橢圓形結節約2*2.5*1.4mm,呈低回聲,邊緣光整,內部無明顯血流信號。

刻診,患者自述心悸不寧,心煩,倦怠乏力,夜寐欠安,舌質暗,苔少。

辨證:氣火瘀結。

內服組方: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薑、烏梅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原理:半夏具有燥濕的作用,可以化痰濕;陳皮的功效是理氣化痰、燥濕和胃;

茯苓的功效是健脾滲濕,可以輔助兩味主葯化痰祛濕;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烏梅能夠收斂肺氣,止咳;甘草的作用是調和諸葯;

生薑可以和中,並且抑制半夏的毒性。

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 天天要聞

外用穴位方:

其實我們人身中兩大穴位也是可以幫助化痰濕,今天給大家說我們身體上自帶的兩個穴位:陰陵泉豐隆穴

燥濕化痰要在脾經和胃經找穴位,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非常有效的化痰穴位,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無形之痰。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兩個穴位一起按揉,效果最好,相當於人體自備的二陳湯。

二診,王女士反饋說,睡眠狀況改善,仍有潮熱汗出。於是在原方基礎上,加癟桃乾和生牡蠣,梓旭服用一段時間。

三診,患者自訴癥狀均好轉,觸診甲狀腺無壓痛,質地軟,已觸及不到結節,複查顯示結節無異常,王女士很開心。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提醒大家一下,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要緊張。如果睡不好覺,免疫力就會低下,免疫力低下,再加上體質問題,就有可能出現結節新增,甚至長此以往,疾病惡性的幾率也會增加。因此在發現甲狀腺結節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調理,都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着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