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2022年07月04日06:35:12 健康 1586

江大爺在小區門口碰到錢大爺,兩人互相打了一個招呼,江大爺說自己急着去做核酸,就不多聊了,說著便快步走開了。

錢大爺趕忙跟上:「我也去做核酸,一起吧!」

江大爺說:「我走路很快的,你能跟上嗎?」

錢大爺不高興了:「我還沒七老八十呢!放心,我走得肯定比你快。」

「嘿,你都68了,我才65,我們倆到底誰年輕?」

「年輕三歲也不代表你能走得比我快!」

二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和對方比誰走得快,都不想自己落後於人。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走路慢和走路快,誰的身體更健康?

沒想到走路都開始內卷了,以前都是比誰走得多,現在是比誰走得快,可是走路快能得到什麼呢?《自然》子刊上有一篇研究論文,走路快的人更年輕,生理年齡年輕16歲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衰老和端粒長短有關,暫時沒有辦法延長端粒長度,但是通過走路運動,可以使端粒維持長度,不容易衰老。

其實也好理解,走路快的老人首先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他能走那麼快,至少說明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還不錯,身體素質比較好。再者,這類老人通常運動積極性更高。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跟步數較勁!

翻翻手機上的步數排行榜,動輒兩三萬,再看看自己,才走了幾千步,實在是過意不去。說實在的,日行兩三萬步着實有些誇張,不是用機器搖出來的,就是在拚命。

柳葉刀子刊揭秘了最適合老年人的步數,其實是6000-8000步,死亡風險降低40%-53%

要知道,這個結果是分析研究了四萬多名中老年人的步行數據得出來的,而不是看所謂的步數排行榜。

這裡要說一點,如果老年人走路速度慢,那麼也別太糾結,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只要能滿足6000步,同樣對身體有益,突然改變節奏強迫自己快走,反而有可能摔倒。

如果想提高自己的走路速度,可以在慢走的同時增加肌肉訓練,尤其是腿部的肌肉,例如深蹲、臀橋、金雞獨立、左右弓步等,當肌肉力量提升了,耐力和平衡能力都會提升,步速也會加快。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沒事走兩步?」老年人異常步態,隱藏着健康危機

行走艱難,左右搖晃

65歲以後的老人,腿腳不便很正常,但是日常行走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老人下肢非常纖細,且行走艱難,一走路就不穩當,暗示了肌肉力量薄弱,可能是肌少症骨質疏鬆並存。不僅影響正常活動,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誘發心梗和腦梗

一腳深一腳淺,走一會兒就累

可能是足底有骨刺筋膜炎,還有可能和糖尿病足有關,如果腳底沒有明顯的傷口,但是走路卻跛行,要關注腰椎、血糖、血管病變。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一隻腳站着不動,另一隻腳畫圈

兩條腿不能自然彎曲,僵硬不已,就像圓規走路,要考慮是神經受損後腦出血,可能是舊疾留下的後遺症,也有可能是舊病複發,需要引起重視。

走路步子小,還會顫抖

就像剛學會走路不敢邁開雙腿,上身歪斜而僵硬,手部顫抖,這種僵硬和遲緩的不太通暢和帕金森有關,要及時檢查神經功能,採取干預手段。

老人走路的時候身邊的人不妨觀察下,若出現文中提到的異常現象,要引起重視。一個人老沒老,從雙腿很容易看出來,不能任由其衰老,只有適當練腿,才能更好地迎接晚年生活。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人老腿先衰,中老年人如何練腿?

在練腿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下肢力量如何,不妨借用一下美國運動醫學學會的測試方法

老人坐在凳子上,上身保持坐直姿態,兩手抱在胸前,隨後開始重複「起身-坐下-起身」的動作,看看30秒能做幾組。65歲後男性少於12個,女性少於11個,說明下肢肌肉力量薄弱,要加強訓練。

5個深蹲練習:座椅深蹲、靠牆靜蹲、負重深蹲、原地箭步蹲、台階深蹲

座椅深蹲:將椅子放在身後,往下蹲的時候感覺臀部碰到椅子邊緣即停止,稍微借點力讓自己放鬆。

靠牆深蹲:上身依靠牆壁,下身往下蹲。兩手可放在大腿上,也可放在牆壁上。

研究發現步數和死亡率的關係,65歲後別和步數較勁,這個範圍挺好 - 天天要聞


負重深蹲:不僅鍛煉肌肉,同時還可鍛煉關節,刺激骨細胞生長,可以在左右手分別拎兩瓶礦泉水,也可藉助啞鈴、沙袋。

原地箭步蹲:兩腿前後交叉,然後慢慢向下蹲,可以鍛煉腿部的肌肉,還可增強核心力量,提升整個身體的穩定性。

台階深蹲:站在台階處,左右腿邁弓步,橫跨兩級或三級台階,然後慢慢下蹲。要注意安全,不要站在台階的中央部位,防止摔倒。

這五種深蹲方式,相比較來看箭步蹲、靠牆蹲比較容易做到,適合中老年人入手,剛開始深蹲下不去不用強求,臀部抬高一點也沒關係,要慢慢來,等到下肢力量逐漸增強,支撐力和耐力會更好,到時候深蹲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總之,老年人到了65歲以後,還能每天走上6000步且走得很快,說明身體還不錯,死亡風險較低,若不能完成,則應鍛煉下肢力量,可嘗試根據身體情況嘗試深蹲。

參考資料:

[1]全民健身 | 老年人下肢力量鍛煉方法,乾貨在此→·新福建.2022-04-14

[2]六種怪異步態 暗藏健康危機·北青網.2021-12-09

[3]一上歲數為啥就步履蹣跚?可能是患上肌少症·人民網科普.2022-01-12

[4]走路越快人越年輕?新研究發現延緩衰老的秘密·齊魯壹點.2022-04-2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 天天要聞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社會保障卡是國家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用卡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啦!快收好1實體社保卡補換卡後電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領嗎?實體社保卡進行補換時原卡將進行註銷電子社保卡中與個人業務相關的服務將不可使用領用新補換的社保卡後電子社保卡即可恢復正常使用,無需重新申領。2社保卡狀態顯示封存,怎麼辦?如果社保卡狀態為封...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蕁麻疹這東西,一旦確診,它帶來的不止是皮膚上的紅腫瘙癢,更像是一場身體內部的「誤會大爆發」。很多人一開始只是覺得皮膚過敏了,吃顆抗過敏葯就萬事大吉,結果反覆發作,越拖越嚴重。蕁麻疹看似只是皮膚問題,背後牽扯的是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甚至可能是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 天天要聞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6 月 28 日,在急診專科醫聯體、北京急診醫學學會等多單位聯合主辦的 2025 年急診外科分會年會上,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憑藉在破傷風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現,榮獲 「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 稱號,成為淡澳地區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醫院。此前,為進一步提升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為患者提供更科學高效的預防...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