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6位一線醫務工作者深情講述了……

2022年07月02日01:54:33 健康 1043
今天(7月1日),在區衛健工作黨委召開的「長寧區衛生健康系統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暨學習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座談會」上,6位來自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講述在「大上海保衛戰」中自己最深的感動。

區委副書記紀曉鵬,副區長陳穎出席會議並講話,區衛健工作黨委書記江平主持會議。

「4月20日起,上海市同仁醫院逐漸恢復門診和普通病房業務,到6月底,醫院所有臨床醫技科室均已開展正常醫療服務工作,日均門急診量達到7000餘人次,接近疫情前水平,住院病人和手術量恢復到疫情前的三分之二左右。」上海市同仁醫院黨委書記蔣利說。

「全體黨員積極投身防疫一線,主動亮身份、作表率,全體職工在院感防控、核酸採樣、醫廢轉運、隔離點駐守、支援浦東和解決居民配藥就醫等崗位上,日夜奮戰、突破極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彰顯着衛生人的使命與擔當、英勇與無畏。」北新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胡國慶說。

「在大上海保衛戰中,蘭衛全體黨員始終衝鋒在前,高效統籌資源,協助全市13個區進行核酸檢測;成立『抗疫應急辦』,投身抗疫一線,支援武漢等11個城市;緊急成立項目小組,以『固定採樣點+便民採樣點+流動採樣點』相結合的方式,配合政府構建15分鐘核酸服務圈。」上海蘭衛醫學檢驗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錢倩說。

「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突擊隊作用,帶領『戰友』和『病友』們一起做好人性服務,讓患者住得『舒心』;制定療愈患者身心的中西結合診療方案,讓每位患者都治得『安心』;精細化管理,讓患者住得『放心』;建起有溫度的『療愈宣傳角』,讓患者過得『開心』。」上海市光華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區臨空音樂公園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書記、執行院長史生銘說。

今天,這6位一線醫務工作者深情講述了…… - 天天要聞

「面對疫情,區衛健委和疾控中心合署辦公,協同作戰,疫情應急指揮系統始終處於24小時激活狀態,全區形成一盤棋,合力共圍殲。長寧疾控人晝夜堅守、爭分奪秒開展流調,以快制快、連夜作戰開展應急處置,展現了公共衛生的價值與擔當,經受住了考驗,堅決守護了廣大群眾的健康安全。」長寧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副主任李麗說。

「衝鋒在前是黨員應作的表率,守護生命是醫務人員應盡的職責,精心照料是給患者最好的守護。疫情來臨,社區病房實行封閉管理,黨員突擊隊員們駐守病房3個月,竭盡全力為住院患者做好醫療保障和生活照料,作為黨員,我們關鍵時候沖得出、頂得上、靠得住。」長寧區華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護士長楊轉娣說。

發言代表圍繞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主線,從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推動有序復工復產雙勝利為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今天,這6位一線醫務工作者深情講述了…… - 天天要聞

座談會中,區相關領導和衛健委領導向醫務工作者代表頒發了感謝信。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黨代表、市同仁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馬駿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基本情況和報告起草過程,傳達了市委工作報告和市紀委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分享了她在黨代會小組討論時交流發言內容。

文字:趙 立

圖片:高玉峰

編輯:李冰倩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今天,這6位一線醫務工作者深情講述了…… - 天天要聞今天,這6位一線醫務工作者深情講述了…… - 天天要聞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寧寧」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醫把脈看病原理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中醫把脈看病原理是什麼

中國的中醫可謂是博大精深!最早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現在仍然會有很多醫生告訴你「西醫治標」「中醫治本」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仍然是我們現代人的尋醫問葯的前提!最早的脈象記載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這是中國古代醫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 天天要聞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通訊員 繼華 范學勇「施救落水兒童是舉手之勞的事,救死扶傷是我們每一個醫生應盡的義務,相信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談起兩天前施救落水兒童的事,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東謙虛地說。6月9日中午12時許,像往常一樣,陳愛東下班後沿着河堤不緊不慢地往家裡走,就在快要...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裏,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着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佈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絡平台視頻發佈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