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

2022年07月02日01:19:06 健康 1804

辛棄疾這首詩詞寫出了少年和中年的不同心態: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少年的悲歡和中年人的悲歡截然不同,因為經歷不同,心態也不同了。

人到中年,我們才發現: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孩子喜歡和代糖的飲料、奶茶,但是中年人更喜歡喝咖啡、喝苦茶。

甜品可以讓人感覺愉快,讓人大腦內釋放多巴胺,而且多巴胺會讓人上癮,因此我們看見許多小孩子對喝飲料、喝奶茶樂此不彼。

喝咖啡、喝茶讓人感覺苦,為什麼中年人也會感覺輕鬆愉快,一副很享受的樣子,而且也會上癮?

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 - 天天要聞

如果大家懂得內啡肽的運行機制,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內啡肽相當於是一種天然的鎮痛劑,它具有補償機制,減輕人的痛苦,同時讓人感覺舒服、愉快。

比如說,你長跑、健身、讀一本書,過程是很痛苦的,但過後你的身體會分泌內啡肽,對你進行補償,讓你覺得很爽、很滿足,很有成就感。

簡單來說,多巴胺讓人及時行樂,而且容易上癮;內啡肽讓人延遲滿足,也容易讓人上癮。

這就是強者越來越強,越來越努力,越來越優秀;弱者越來越貪圖享樂,越來越懶惰,越來越弱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變得頹廢,往往就是因為沉迷於容易得到的多巴胺快樂而無法自拔。

比如說,你天天刷短視頻、玩遊戲、吃各種垃圾食品、喝着爽口的飲料奶茶,你不頹廢誰頹廢,你的身體不垮掉誰垮掉。

中年人,大都成家立業,少了衝動和幼稚,多了責任和擔當,同時又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稍微打拚出來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空,他們深知「風雨之後見彩虹」的道理,因此他們喜歡憶苦思甜,喜歡在生活中不斷品味「苦」的味道,但是心裏覺得甜。

中年人在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的時候,談笑風生,論過往成敗;雖然喝下去的是苦味道,但是大腦幫忙分泌內啡肽,他們又會覺得很滿足,很有成就感;

中年人在工作的時候喝一杯咖啡,雖然喝下去的是苦,但是內啡肽有補償一種快感,好像是對他的一種肯定和鼓勵,並且不斷暗示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就是為什麼中年人越來越熱衷於喝咖啡、喝茶的心理原因!


本文來自琢磨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 天天要聞

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陳愛東:勇救落水兒童,彰顯兒醫風采

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通訊員 繼華 范學勇「施救落水兒童是舉手之勞的事,救死扶傷是我們每一個醫生應盡的義務,相信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談起兩天前施救落水兒童的事,湖北竹山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陳愛東謙虛地說。6月9日中午12時許,像往常一樣,陳愛東下班後沿着河堤不緊不慢地往家裡走,就在快要...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裏,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着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佈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絡平台視頻發佈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6月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防護?以下這些防暑指南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