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1年09月01日22:48:02 健康 1414

人們的飲食質量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豐富,但是其飲食結構卻越來越不健康,由此導致近年來的腸道疾病的發病率越發升高,其中腸息肉是較為多發的一種腸道疾病,多數腸癌是由腸息肉發生病變而來。作為腸道科醫生,很多患者會向我諮詢關係腸息肉和腸癌的問題,今天簡單為大家講解一下。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腸息肉和腸癌有何關聯?

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癌前疾病,若患有家族史的人群,癌變的風險係數會比普通人要高。腸息肉屬於上皮細胞瘤,多數情況為單發,會分佈在結腸、直腸中,多發性息肉瘤具有家族遺傳性因素,因此,腸癌與腸息肉有一定聯繫。

因為大小不一樣所以惡變率也不一樣,根據病理類型可以分為腫瘤性的息肉和非腫瘤性的息肉,非腫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的、錯構瘤樣的,這些一般來說惡變的幾率特別低。腫瘤性息肉就是腺瘤樣息肉,腺瘤樣息肉根據病理類型分為絨毛狀、管狀和混合狀,每一種病理類型的惡變率也不一樣。管狀腺瘤相對來說比較低,為1%~5%,絨毛狀的相對來說惡變率就比較高,達到10~60%不等,混合性就結於兩者之間。其中最具有癌變風險的為腺瘤樣腸息肉,多發於結腸處,體積大小不一,小型如米粒般大小,大型如核桃般大小,質地較脆,因此很容易受到摩擦而出血,數量可達數百上千,可佔領全部直腸,因此很容易引發癌變。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因此,腸息肉與結腸癌、直腸癌等腸道癌症有密切關聯,腸息肉的引發於腸道內的幹細胞增生有一定聯繫,腸道幹細胞的異常增加是腸息肉癌變的因素之一,在腸道腫瘤中可檢查少量幹細胞標誌物,這些幹細胞的出現會異常增殖,從而導致癌細胞產生耐藥性。因此,檢測到腸道腫瘤幹細胞對於診斷以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早期干預腫瘤幹細胞增生能夠靶向治療腸癌。

腸息肉的癌變信號

腸息肉發展成腸癌的過程較為緩慢,在腸癌初期發作時,並不會產生異常明顯的疼痛感,因此患者難以察覺,而臨床上會將腸癌分為1-4期,在1-2期積極配合治療,可以獲得較高的治癒率。雖然初期腸癌不會有顯著異常癥狀,但是只要留心觀察,還是可以找到一些腸息肉癌變信號的。

●大便帶血

中醫認為腸息肉的發生是由於體內濕熱毒氣下行,壓迫到了腸道,導致腸道內的氣機循環受到阻礙,易造成經絡瘀堵,產生淤血和濁氣,輕則便秘或腹瀉,重則五臟六腑虧損,腸道破潰出血。腸息肉癌變早期無明顯的癥狀,表現多為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後重感、腹部下墜感、黑便、消瘦、乏力、便血等癥狀,便血的顏色鮮紅,可呈點滴狀或者噴射狀,量多可引發貧血,便血常呈現於糞便表面。如果腸息肉長在直腸下端處時,在排便時會脫出肛門,有時可能需要用手指托回。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便血量的多少與腫瘤血管被摩擦破潰的程度有關,而腫瘤細胞的不斷增殖則需要從患者體內攝取營養物質,當患者體內缺乏營養物質支持時,也會發生貧血。通常作息、飲食不規律的人很容易出現便秘、便血的癥狀,當便秘時需要發力,巨大的腹腔壓力也會壓迫到腸道,導致便血。若在發生便血後就要及時前往醫院治療,另外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反覆也需要及時複診。

另外,若發現自己的排便習慣以及糞便形狀有所改變,比如大便變細、黏稠度加重、排便次數增多或減少、糞便上附着黏液、便後感覺排不盡或腹部有垂墜感等情況出現,也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癌前信號。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長期腹瀉

長期腹瀉說明腸胃免疫功能降低,需要儘快調理腸胃健康,若在調理後依舊未能解除該癥狀,那麼則需進一步檢查,如果還伴隨着腹部出現隱痛感、貧血以及按壓腹部有腫塊異物感,建議進行腸鏡檢查,此時腸息肉可能已經發生癌變。另外,如果做過息肉手術者,建議每年應定期檢查CEA、CA19-9等癌症抗原指標,如果有指標升高,則需考慮息肉癌變。

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應儘快就醫,對於患有家族史人群也要定期複查腸內窺鏡,該項檢查可以準確快速地觀察到腸內健康情況,更能儘早發現初期腸癌,一旦確診則應儘快治療,切勿拖延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通過腸鏡檢查,便於確診腸癌

腸鏡檢查能夠更直觀地反映出腸道病變情況,即使是做了其他項檢查後,最終確診也需要參考腸鏡檢測報告。現階段的腸鏡能夠將視野擴大數倍,用肉眼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腸癌組織、腸道黏膜等多種腸道內的微小變化,同時還可以在進行腸鏡檢查時鉗取可疑組織,隨後送往病理科做相關檢查。因此腸鏡檢查有利於發現腸息肉癌變前期的異常信號,便於確診腸癌。

早期腸癌的腫瘤細胞生長於腸內壁,暫時未出現轉移和浸潤,這時便於治療,通常針對初期的治療手段是通過手術治療,將癌變組織切除;如果是2、3期癌變,也需要通過手術+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而4期則需要通過靶向治療藥物,抑制癌細胞增長,以延長患者生存期,藥物機製為攻擊癌變血管組織,讓新生癌變血管受到抑制,加速萎縮的速度,同時進行化療方法進行治療,有助於摧毀癌變細胞,切斷癌變細胞進攻健康細胞的信號,讓健康細胞獲得更加持久的抵抗,從而降低癌細胞發生轉移的機率

腸息肉和腸癌有什麼關係?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在發現腸息肉後應儘快檢查,以排除癌變,若確診腸癌則應積極治療,防止癌變加重。另外,為了預防腸息肉發生癌變,平時應多吃新鮮果蔬,這類食物中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素,有利於腸道蠕動,預防便秘;減少攝入油炸、辛辣、腌制類等食物,避免加重腸道負擔;應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規律排便,排便時切勿過度用力,以免增加腸道壓力,迫使腸道外墜,增加便血機率。在平時生活中保持健康作息,能夠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可降低健康細胞被癌細胞攻擊的機率。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着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