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諮詢中,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探討了關於「憤怒」的話題,蛤蟆先生對憤怒的表現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重要的是,經過幾次的面談,蛤蟆先生的狀態有了很大的改善。
這天,他像往常一樣在家裡喝着下午茶,看着電視里的板球比賽。突然,門鈴響了,這位不速之客正是蛤蟆先生父親的老朋友——獾。
獾還是一如既往地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作為一個說教者,獾這次來訪的目的,是想讓蛤蟆退出校董的位子,由他來接任。
從內心深處,蛤蟆熱愛這份工作,他喜歡在自己莊園的草坪上舉辦學校的夏季活動,更為重要的,是他能在這份工作中獲得一種價值感。
獾的提議讓蛤蟆很憤怒,但是片刻之後,他再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他想,或許獾比他更適合校董的工作,如果獾成為校董,也許會比他做得更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像獾一樣的人,總想評判和指導他人的生活,我們很多時候也會和蛤蟆一樣,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1.獾是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獾是個傲慢無禮的人。作為蛤蟆父親的朋友,他對蛤蟆莊園很熟悉,來訪時,他表現得像個主人一樣,完全無視蛤蟆的存在。他在提出自己的來訪目的時,也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命令蛤蟆當天就同意辭掉校董的工作。
其次,他還是個挑剔,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蛤蟆盡到了作為主人的職責,熱情地邀請他吃下午茶,他卻說自己「從不吃正餐以外的東西」。他不僅要求蛤蟆關掉電視,而且在蛤蟆主動找話題,談起番紅花開了的時候,他偏要炫耀自己的水仙。。
獾還是個毫無同情心的人。在他看來,蛤蟆的抑鬱不過是無事可做的矯情,作為蛤蟆父親的朋友,他並未真心關心過蛤蟆的病是否好轉。
總之,在我看來,獾是一個非常討人厭的朋友。
2.為什麼蛤蟆不能堅決地對獾說「不」?
很顯然,蛤蟆並不喜歡獾,對於他的提議,蛤蟆不僅很憤怒,內心也是拒絕的。可是,在面對獾的時候,他為什麼不能堅決地說出那個「不」字呢?
其實,蛤蟆和很多人一樣,都不會當面拒絕他人特別是朋友的要求,他在內心深處覺得,拒絕他人是不禮貌、不對的,所以拒絕的話總是很難出口。
前兩年,在商場門口經常遇到推銷美容卡的年輕人,他們常用的話術是這樣的:「姐姐,你皮膚有點兒干呀!我們給你做個免費的補水面膜,耽誤不了你幾分鐘的。」
很多人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走進了美容院,在走出商場的時候,他們總是拎着一袋子根本不需要的護膚品,甚至還辦了一張上千元的美容卡。
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都會難以拒絕,很何況是拒絕家人和朋友時。
除了不好意思,還有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在蛤蟆心中,獾是和父親一樣具有權威性的人,他習慣了順從、依賴,而非反抗或拒絕。所以在面對獾的無禮要求,蛤蟆有時會有所懷疑,但是到最後他總是否定自己。
3.如何有效拒絕他人呢?
要想拒絕他人,首先需要做的是想清楚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和需要。像蛤蟆先生,他喜歡校董的工作,並且目前並沒有放棄的打算,那拒絕獾就是必須的。
其次,是要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我們在面對家人、朋友、同事的要求時,難免也會懷疑自己拒絕是不是錯誤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自信。因此,要在點滴的小事中,去發現自己的優勢,找回自信,這樣才能勇敢地拒絕他人。
最後,就是要在拒絕的時候採用合適的態度、方式說「不」。
老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想見」,我們在拒絕他人的時候,並不想將彼此的關係搞僵,所以,用合適的方式拒絕就特別重要。
合適的方式可能有很多,面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我認為首先態度要誠懇,我們可以真誠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爭取對方的理解。以蛤蟆為例,他應該心平氣和地告訴獾,他對校董工作的喜歡,目前不想放棄,希望他理解。這樣的方式,即使對方不理解,也不會產生矛盾。
當然,拒絕的方式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