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2023年10月10日11:58:05 心理 1467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情感鈍化」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

「為什麼一切都很好,但我就是快樂不起來?」

據題主說:

在別人眼裡,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她,一直都是被羨慕的那個。

但她自己,卻從未有過「我好幸福」的感覺。

這讓她很焦慮。

她一遍遍地對自己說:

你應該知足了,老天對你夠意思了,有這麼好的老公和孩子,工資也高,父母身體也健康,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你應該笑,使勁笑!天天笑!

但無論她在頭腦中,給自己羅列了多少條「應該快樂」的理由。

她就是無法打心眼裡感受到快樂。

這種感覺,讓她非常茫然。

就好像被《哈利·波特》里的攝魂怪吸走了能量一樣,只剩下了個空殼,機械地奔波在生活中。

你說她「不正常」吧。

她可以正常社交,照常上班。

但你說她「正常」吧。

她的生活沒有任何動力,沒有喜悅,也沒有意義感。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其實不光是這位題主,很多全球頂尖的「超級明星」,也一樣擺脫不了這隻「攝魂怪」。

比如賈斯丁·比伯,這個全世界少女的夢中情人,粉絲無數,金錢、名聲一個不缺,但也曾向媒體坦言「自己感覺不到幸福」。

在採訪中,比伯自曝有性癮(sex addict),同時濫用XANAX(精神類藥物)。

甚至一度他的保安需要在深夜進來,把手放在他的鼻子下面,檢查他是否還有呼吸。

比伯對記者說,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感覺消沉、空虛和無意義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不解:

這些人什麼都不缺,本身又很優秀,怎麼就開心不起來呢?

是矯情嗎?

這種所謂的「虛無感」,究竟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自殺的女孩「白蟻一行」。

她曾在遺書中寫道:

「我對活着這件事,提不起興趣。或者說,我沒有任何慾望。」

「這個慾望不是指瞬間的、短時間的小慾望,有時候我也會想吃火鍋,想化個什麼妝,想和朋友出去玩,但是我沒有內心深處的慾望,那種對生命的渴望。」

「這個狀態我已經持續很多年了,這種沒有目的沒有方向地熬着的感覺,真的吞噬了我的全部,我變得一天比一天疲憊。」

女孩的文字,像死水一般。

自殺對她而言,好像甚至不是解脫,而僅僅是一種「我累了,先這樣吧」的選項。

有網友評論:「雖然我還不敢離開,但我能理解她,因為我正在和她經歷一模一樣的感覺。」

這種「感覺」,我們稱之為情感鈍化(emotional numbness)。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內心空虛麻木的狀態。

情感鈍化的人,社會功能是存在的,能工作,能上學,甚至時常表現出開心的樣子,就像「白蟻一行」說的:

「我也不是不快樂,和朋友出去玩,看電影,刷到搞笑的視頻,我都能笑得岔過氣去,但這些都不是真正讓我感受到快樂的東西,它就像膝跳反應一樣,碰我一下我會笑,但是笑完就結束了,甚至大部分時候我在過於快樂之後反而會覺得更加的疲憊。」


「我是一具空殼。」

但是在這背後,只是一具被設定好程序的機械人。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會根據場景表演情緒,該笑了就笑,該哭了就哭。

但就是覺得,那不是自己。

當一個人,始終觸碰不到真實的自己,那生命對他而言,似乎就失去了意義。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那麼,「情感鈍化」是怎麼形成的呢?

可以肯定的一點原因是,家庭養育。

「情感鈍化」的核心是:虛假自體。

當一個人,圍繞着自己的感覺長大,他形成的就是真實自體;

而如果他圍繞着的是他人的感覺,那形成的就是虛假自體。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曾經有一個朋友,十分痛苦地對我說:

從小她的一切,父母都會橫加干涉,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的種種。

甚至瑣碎到:今天出門必須穿什麼樣的褲子,吃魚的時候必須怎麼夾……

談戀愛,也被父母破壞。男孩明明很優秀,對她也很好,可父母卻一盆冷水潑下:「眼光怎麼這麼次,這男的有什麼好!」

她特別喜歡畫畫,對此很痴迷,但父母覺得畫畫不是什麼正經工作,也不掙錢。

本着「為女兒負責」的態度,他們毅然扔掉了她的畫筆畫具,堅持要她學醫。

但她心裏很清楚,學醫是媽媽一直未完成的願望,她只不過在替母親圓夢而已。

更難以置信的是,當她難過、沮喪、覺得生無可戀時,父母也從未安慰過她。相反,他們覺得這就是「作」:

「我們在外面拼死拼活,給你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你怎麼還不知足?這要我們做父母的怎麼辦?是不是要逼死爹媽才甘心?」

從那以後,她就只敢表現出開心的樣子。

然而,負面情緒並沒有因此斷流,它們只是流入了地下暗河,在看不見的地方洶湧奔騰。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最嚴重的一種傷害,就是持續、全方面、不停歇地告訴他:

「你的感覺是不可靠的,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你的自發性選擇都是錯的…..你要按照我的來。」

「19年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朋友如是說。

別人不喜歡我脆弱的樣子,所以我表現出堅強;

別人不喜歡我任性的樣子,所以我表現出懂事;

別人不喜歡驕傲的樣子,所以我表現出謙遜……

這樣父母就能接受我了,我在意的人就能接受我了,大眾就能接受我了。

「雖然這不是我真實的樣子,但為了生存,我只能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這時,虛假自體就形成了。

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甚至是高質地適應社會。

但同時,它有一個致命問題:無法真正地享受人生。

虛假自體做着一切可以讓自己幸福的事情,卻沒有一分一秒,是真正開心的。

比如吃大餐,吃得出來好吃,卻吃不出滿足感。

又比如看風景,美圖可以留在手機里,卻無法刻入心靈。

就像插在瓶里的塑料花,永遠無法綻放出生機和活力。

人生在世,其實就是一場體驗。

倘若無法沉浸其中,只留一具空殼,徒然地按照規則運轉。

多麼悲哀。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我們都知道,在多次面對攝魂怪後,哈利·波特終於用出了「呼神護衛」。

那匹寄託着「希望、快樂和活下去的願望」的銀鹿一躍而出,成為擋在哈利與死亡之間的守護神。

攝魂怪和守護神,都充滿了隱喻。

如果說,「虛假自體」像攝魂怪一樣,吸走我們的生命動力;

那麼「真實自體」就是呼神護衛,穩住了我們的精神家園。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那該如何強大我們的真實自體呢?

第一步,試着尊重自己的感受。

很多人由於感受一直被否定,已經弄不清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了。

更談不上尊重自己的感受。

買了一雙很貴的鞋,每次穿都腳疼,但一想到價錢,還是忍痛穿了;

菜點多了,完全吃不下,但一想到很浪費,就努力塞進嘴巴;

甚至一段千瘡百孔的感情,一想到已經談了這麼多年了,算了,湊活的過吧。

自己真實的感受不斷讓位,錢和物質反倒成了主導者。

久而久之,情緒和感受自然就「鈍化」了。

所以,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把感受放在第一位。

明白其他一切,都只是為自己的感受服務的。

第二步,試着做一些真正滋養自己的事。

先從愉悅自己的感官開始吧。

喜歡香香的味道,就去買一支自己真正喜歡的香水;

喜歡吃,那就趁着周末,精心準備一頓喜歡的晚飯,暫時拋棄卡路里的顧慮;

去感興趣的展,去想了很久的巷子,去圖書館的角落,讓自己的眼睛「饕餮」一次;

買一件真正舒服的衣服;

找一個什麼都不做也很放鬆的地方躺着;

給許久不聯繫的朋友打個電話,找回那種不說話也不會尷尬的感覺。

目之所及,口之所嘗,耳之所聞,肌之所觸。

都試着讓自己放鬆下來。

這時你的感受,可能就會慢慢蘇醒了。

那一刻我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形容。

但我相信,那個瞬間到來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

當然,最好你做的每件事,也都是自己喜歡的。

無論是愛好還是工作。

暫時做不到也沒關係。

先試着感受,你能做到的每件事,給你帶來的悅感。

真實自體,也會在每一個身心合一的幸福時刻,破土。

出現了這一種感覺,很可能是抑鬱的前兆 - 天天要聞

第三步,如果有機會,嘗試建立一段真實的關係。

心理學家弗蘭克曾講過:投入地去愛,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會降臨。

你看,重點是「投入」。

我們過去或許憑藉虛假自體,得到過一些愛。

但無疑,內心深處是恐慌的、忐忑不安的。

因為我們深知,對方愛上的,只是我們營造出來的一個假象,一個確保對方會喜歡的「假人」,而非真正的自己。

那個真實的、總被罵「不夠好」的自己,必須被深深隱藏,不能見光。

一旦被發現就「完了」。

因為我們深信,他是不配得到愛的。

但這樣的情況,會在你碰到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時,被打破。

你會第一次展露自己的傷痕。

那些在過往歲月里被厚重盔甲覆蓋著的、還沒長好的部分,也會第一次被看見,被接納,被輕撫。

那一刻,你或許終於相信了:

它們不再是我需要遮掩着的陰影,我是可以完整存在的,不用隱藏,也不用羞恥。

而真實自體,也在這個瞬間,衝破虛假的殼,新生了。

所以,當有機會建立一段真實的關係時,試着勇敢一點,往前走一步。

或許等着你的,就是一個大大的驚喜。

鳳凰傳奇曾在《海底》里唱到:

春日雨,夏蟬鳴,明天是個好天氣。

在這個陰雨暫歇、秋意漸起的晴日,推門出去,隨便走走吧。

壓壓馬路,摸摸微風,晒晒太陽。

感受腳底踩在大地的踏實,微風吹過手指的調皮,還有陽光撫摸後背的溫暖。

看看四周,或許還有:

小販們剛剛噴上水霧的瓜果,甜得甚至有些膩;

那些煙霧環繞的燒烤,刺激着來往每個人的味蕾;

怒放的月季花灑滿花壇,不分日夜。

回到文章最開頭的問題:

「為什麼一切都很好,但我就是快樂不起來?」

快樂這件事,其實很難強迫,也很難靠別人來幫忙。

但所幸,它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快樂可以習得,就在你真實感受這個世界的每一個瞬間。

願你走出情感鈍化。

也願你在每一個「這一刻」,都可以快樂。

世界和我愛着你。


作者:晴岸,心理學碩士,年輕媽媽,大千世界裏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記錄者。知識星球:晴岸心理

編輯:樸素的樹、青橙

圖源:unsplash、圖蟲創意


參考資料:

賈斯丁·比伯,海莉·鮑德溫2019年10月期美版《Vogue》訪談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 - 天天要聞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選擇A的你:你的人生將是和平、和諧和充滿愛的。你注重精神成長和內心的平靜,因此你會傾向於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滿足。你可能會成為一位心理學家、諮詢師或教育工作者,幫助他人處理內心的困擾和痛苦。選擇B的你:你的生活將是慷慨和慈悲為懷的。
心理測試:四個玩偶選一個,測你有怎樣的性格? - 天天要聞

心理測試:四個玩偶選一個,測你有怎樣的性格?

心理測試:四個玩偶選一個,測你有怎樣的性格?A:你是一個純真、善良、樂觀的人。你非常注重感情,總是積極面對生活,並且對待他人充滿愛心和善意。你的性格中有一種母性的光輝,通常你比較擅長照顧和關心他人。
接納強迫症,和強迫症共處 - 天天要聞

接納強迫症,和強迫症共處

強迫症患者每天無休止的強迫行為或強迫思維,讓患者始終處於焦慮不安、恐懼害怕的痛苦中,每天都非常的煎熬,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學習,他們非常排斥強迫症,一心想着和強迫症對抗,想早日擺脫強迫症。
心理學家:不推薦選擇漂亮的女性為妻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家:不推薦選擇漂亮的女性為妻

近年來,社交媒體和廣告行業對外貌的過分強調使得人們更加註重外在美。然而,一些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不推薦選擇漂亮的女性為妻。他們認為,過分追求外貌可能對婚姻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心理學家指出,過於關注外貌可能導致忽視更為重要的品質和價值觀。
心理測試:哪處風景讓你沉淪,測出這輩子你活得容易? - 天天要聞

心理測試:哪處風景讓你沉淪,測出這輩子你活得容易?

心理測試:哪處風景讓你沉淪,測出這輩子你活得容易?當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前的風景或許能為你揭示未來的走向。那麼,哪一處風景最讓你心動,願意為之駐足呢?ABCDE測試結果僅供參考選擇A的你,生活中註定不會輕鬆。你擁有一顆聰明的大腦,總是能洞察先機,對人生有着獨到的見解和規劃。
改變拖延症只需三步 - 天天要聞

改變拖延症只需三步

拖延症,這個看似無害的習慣,實則像是一個無形的「時間小偷」,悄然間偷走了我們寶貴的時間和機會。然而,改變拖延症並非遙不可及,只需三步,我們便能夠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第一步,認清拖延的根源。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拖延,是因為內心深處對任務或挑戰的恐懼和逃避。
以身作則的力量 | 細說心語 · 心理老師日誌 - 天天要聞

以身作則的力量 | 細說心語 · 心理老師日誌

「哼!我沒有丟,我不接受懲罰!」在心理課堂遊戲環節中,一個學生大喊。維持原判還是知錯就改?心理遊戲(擊鼓傳花)時,一名學生違規了,學生不服氣不願意接受懲罰,我當時的處理是,既然不遵守規則,那就出局不能參加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