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告訴你《夢華錄》里的歐陽旭是怎樣變成一個渣男的

2022年07月13日15:22:22 心理 1281

隨着電視劇《夢華錄》的熱播,網上關於歐陽旭這個人物的討論也是越來越多,有人罵他是負心漢,也有人替他打抱不平,認為他的黑化實屬被逼無奈;還有人用出生論來解釋,認為歐陽旭的出身和野心,決定了他不擇手段地往上爬……

沒有人生來就是壞人,《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是一本比小說還好看的心理學入門經典,幫你分析歐陽旭如何從趙盼兒的良人變成一個渣男的。

心理學告訴你《夢華錄》里的歐陽旭是怎樣變成一個渣男的 - 天天要聞

一、人格由多種因素共同構成,人格決定了人們的常見行為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基因、性格與人格特質等內在決定因素共同構成了核心自我,從而決定人們的常見行為。

人格是由生物學因素、情境和心理過程共同塑造的,這些過程都發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和個體成長背景中。

人格包括使個體跨時間和情境的行為保持連續性的所有心理品質和過程。歐陽旭是一個落魄文人,當初科舉落第,在錢塘邊上身無分文,奄奄一息,幸得趙盼兒相救,以他的名字購買田宅,為他設計戶籍,花錢供他讀書,鼓勵他重新科舉走仕途。

彼時面對盼兒這樣聰慧善良果敢,美貌,又有能力,還頗有資財的錢塘妙齡女子,歐陽旭心生愛慕,與其定下了婚約,許下了承諾。那個時候的盼兒就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那束光,把他從泥潭裡拉出來,給予了他充滿希望的光明未來。

那個時候,一個落魄書生,一個曾在樂籍的女子,在世俗的眼裡他們是相配的。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一個想入仕為官,另一個想尋得一良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錯,錯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

二、基因和童年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除了遺傳基因,環境通過行為條件反射原則、認知學習、社會心理和表觀遺傳等過程塑造了人格。父母不僅遺傳給你基因,還給你營造了童年生活的環境,從某種角度講,父母是你人格的底色。

歐陽旭的父母在劇中並沒有出現,可是我們從一些細節可以來推斷他的父母和童年的生活環境。歐陽旭的家境在沒落前應該還算尚可,畢竟家道中落後,仍然有一忠僕,家中尚有薄產可以為他打點。

可是隨着家道的中落以後,他的父母不僅自己不能接種這種巨大的落差,甚至把振興家族門楣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歐陽旭身上。這我們可以從後來德叔的苦心教導中可以看出。然而,這些對於歐陽旭來說都顯得太過沉重,如果靠自己一步步努力,也許他的人生也會普通順遂。遺憾的是他後來的際遇和他急於想出人頭地的強烈動機讓他做錯了選擇。

歐陽旭高中探花後,他順水推舟做了高觀察家的乘龍快婿。他一邊對趙盼兒訴說著自己的艱辛與無奈,另一邊刻意討好奉迎高觀察家。他不是不能拒絕,而是不願意拒絕這門親事。

於是,他告訴趙盼兒自己身不由己,只能娶她作妾,並且把這一決定當做是對趙盼兒的恩賜,畢竟趙盼兒曾經身在賤籍,與自己的身份是不相配的。

然而,他從來都沒有看清趙盼兒這個女子。她的父親是為了百姓,不惜抗旨的英雄,骨子裡的俠義、高潔是刻在趙盼兒的血肉中的。她自然不會妥協。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結構理論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比較了各種人格的心理動力學理論,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他的人格理論的核心強調的是無意識。他認為無意識是強大的衝動、本能、動機和衝突等內心隱藏的人格驅動力。

他把人格描繪成由自我、本我、超我三種力量組成的三種結構,並且這三種力量一直持續地相互發生衝突。他認為本我像小孩子一樣,總是衝動行事,不計後果。當歐陽旭感覺到趙盼兒的存在對自己是一種威脅,而且他把自己所受的屈辱歸咎於趙盼兒。

所以趙盼兒就成為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只能處置以後快。他差點親手掐死了趙盼兒,並且借用利用《夜宴圖》想置趙盼兒於死地。

超我是一個人的理想自我,是對自己應該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看法,是我們的行動指南。遺憾的是,歐陽旭雖然對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目標清晰,但是如何成為這樣的人,他是缺少道德規範與指引的。

他內心是無比羨慕顧千帆的,總覺得顧千帆背靠大樹好乘涼,卻忽視了顧千帆的勳章都是以命相搏換來的。遺憾的是,歐陽旭的人生偏航了。

也許有人會說,當時的社會文化和不幸的遭遇是造成歐陽旭悲劇的關鍵。我們不禁會問,如果是顧千帆遇到這些人,他的人生也會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顧千帆的人格底色已決定了他的命運。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片相同的雪花那樣,也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格。

武志紅老師說過:「相比起天賦、智商、情商,人格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說人是一台機器,那人格就是它的芯片,支配着我們的一言一行。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作為經典的心理學教材,包含了心智、生物心理學、畢生發展、人格、社會心理學等14個心理學入門知識,圍繞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出該心理學領域的核心概念,通過試一試、寫一寫、心理學很有用等板塊加強了理論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不僅適合專業人士,也適合心理學愛好者閱讀。

通過學習心理學,更好地了解自己,活出真實、幸福的自我。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佈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裏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