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列隊的華工。


1915年夏,西方列強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沉重代價,人力匱乏。作為「中立國」的中國政府於1916年初開始向法國輸送華工,華工與當局簽訂一份3-5年的合同,註明工作範圍及報酬,薪金勞工領一半,另一半發給國內家人。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1916年夏,英國也開始招募華工。此舉不是簡單的勞務輸出,還把中國命運與協約國聯繫在一起,為後來直接宣戰、參加戰後和平會議及收復主權等提供了契機。

1917年8月14日,中國北洋政府正式對德、奧公開宣戰,但未派軍隊參戰,仍是採取「以工代兵」策略。

華工在境外的遭遇其實並沒有那麼悲慘。從其穿着及其體態,夜蛾可以看出其衣服及營養是有所保障的,比同時期在國內的普通民眾應該生活得好。

從事炮彈運輸工作的華工。

1918年2月11日,英國攝影師弗蘭克.巴斯基用相機記錄了華工軍團在諾耶勒斯舉行的新年慶祝活動。


不少華工在清理戰場期間因啞彈爆炸喪生。


華工滴眼藥水預防眼部感染。


華工在比、法交界的照相館與當地兒童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