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民國時期龍泉寺的民間「龍虎鬥」

永登民國時期的那些事兒系列之一:永登民國時期龍泉寺的民間「龍虎鬥」

作者:童僖 苗汀

在永登,尤其是在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世局不安。土匪猖狂,燒殺搶掠,無所不做。成為當時的一大隱患。亂世中英雄豪傑倍出,一方登場一方退場,大浪淘沙,留下無數永登兒女的民間英雄傳奇故事。

在民國時期,永登的各大鄉鎮,為防匪亂和兵災,地方大眾為了自保,也紛紛成立了維持地方安全的保護自治。形成了軍閥混戰之後的地方勢力。而最為稱有力量者,最有傳奇故事者,則是龍泉寺的王聯珠和魏君山。

王聯珠(1893——1970)字星五,紅城龍泉保(今龍泉鎮龍泉村)人,大財主一枚,曾任紅城區兵站站長,後任龍泉保保長。在紅城一帶,王聯珠可謂是當地的紅人兒,名聲一度遠揚。佩盒子槍,騎走馬,左呼右喚,威風一時,是一個有文化有勢力的人物。

王聯珠曾在民國時期準備在龍泉一地修廟,拆裝木頭時,卻不用一顆釘子,可見此人有機敏之氣。王聯珠在龍泉屬紳士老爺一派,在任紅城兵役站站長時,就風光無限,名氣大振。解放後,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鬥。文化大革命運動結束後去世。王維國是其子,後研究堪輿學為主,是一個好風水先生,在古山一帶知名度和信仰者多。據說是借了其爺的氣候和力量。

魏君山,生卒不詳,龍泉魏家山子人,在民國時期,在龍泉一帶,魏君山可謂是當地有名的人物。話說這魏氏家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打拚,幾代均是大地主大土豪,有錢有勢有面子。是龍泉寺一帶頗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據傳說魏君山的大哥曾考上黃埔軍校後,卻不想上黃埔軍校,遂後讓人偷梁換柱頂了位才算完吉。而魏君山的二哥魏金山,也是一位十分厲害的人物,曾任過永登縣國民黨部的秘書長,在永登縣城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

當時,魏家家大業大,魏家一門就急需要一位繼承人來掌管家業。此時魏君山的聰明和能力,就是魏家大院里出類拔萃的,也是最有前途的一位年輕繼承人。魏君山接魏家家產時十五六歲,正值年少有魄力,敢想敢幹,家境也更加龐大起來。加上家裡購置有十八支快槍,僱用一群彪悍的家丁,在宅院上修起了碉堡,一進三院的魏家大院,並有家丁日夜巡邏。守家護院,保堡衛地。

話說這龍泉寺,因有神龍傳說,神靈且保佑一方,香火旺盛。在永登地區享有廣泛的民間聲譽。每年每逢龍泉寺廟會,尤其隆重。為舉辦廟會,龍泉寺按照廟會規章制度,邀請來武威劇團來唱大戲,成為壓軸戲。

這戲一唱就是半個月,熱鬧非凡。永登各地的商販和美食小吃,以及特色飯館子的經營者,聞訊後紛紛來龍泉寺廟會趕集,支帳搭篷,熱情吆喝,只為賺取碎銀幾兩。

龍泉寺的地方人士遂廣發請貼,請來了紅城一帶的地方知名人士,包括當時在任龍泉保的保長王聯珠,也請來了富甲一方的魏君山,當時魏君山正是青春得意事業如日中天時期的尕伙子,邀請來看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這些鄉紳有錢人多給龍泉寺的廟會捐錢。

在廟會正日子這一天,紅城一地的各路鄉紳老爺、地方名士,都不約而同地前來上香,喝茶吃酒觀戲。

話說酒過九巡,菜過五味。喝酒喝得正酣時,此時,卻有心懷鬼胎的好事者,見此正有倒戈大好時機,遂人前說人話,鬼前說鬼話。挑起了王聯珠和魏君山之間的矛盾。

好事者在王聯珠面阿媚奉承地編造說了不少關於魏君山對王聯珠不滿的話語。王聯珠一聽這壞話,氣就不打一處來了。王聯珠正在任龍泉保保長,權力無限。王聯珠當場摔杯說:在紅城一地,我王聯珠吐一口吐沫,不是釘子就是鐵!我說讓天黑天就得黑,我說天亮天就天亮。我說紅就紅黑就黑。那一個人敢吃了豹子膽?跟我做對?

這好事者又到魏君山的跟前,編謊說王聯珠對魏君山非常不滿等等浪花一朵朵的話。燈青如何,如何燈青。編得是有鼻子有眼的。魏君山時值年輕氣盛,一聽這話也就無名之火竄了上來,來了氣,一腳就踢翻了桌子,拔出佩槍說:在龍泉這塊地盤上,不管是誰,只要我魏君山在,你是龍,就得盤着,你是虎,就得給我卧着。

魏君山隨吩咐手下人,集結人馬,擦槍決一高低。此後就和王聯珠在紅城一地來了一場真正的龍虎鬥。後經龍泉寺和紅城地方鄉紳們說合,化解了誤會,才平息了兩家的恩怨情仇。用永登江湖上的術語解釋:這叫做不打不相識。遂倆人成為至交。這些事兒,便成為龍泉當地大眾們民間茶餘飯後的美談。

(關注後續,關注原創)

永登民國時期的那些事兒系列由蘭州玫瑰天涯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