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活鴨50元,有的小店烤鴨卻只賣18元,為何加工後還便宜了?

根據相關調查,2022年上半年,全國人民的人均消費支出為一萬元以上,與2021年的同期相比增長了0.8%。

而從消費分佈來看,全國人民在食品煙酒方面,支出平均值為3685元。而在人均消費支出方面,此類型消費的比重達到了31.3%。

從數據來看,食品煙酒方面的支出,佔據了人們總體支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使在疫情當下,食用方面的支出成為了主要的支出方向。

而具體到細節來說,人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也出現了改變,除了日常中常見的豬牛羊肉外,禽類也成為了餐桌上的一份子。

然而,通過活禽市場價格的情況來看,雖然,人們對其產生了選擇,但價格方面並沒有產生過多的波動。

而在生活中,一隻活鴨的價格一般在50元,但人們對於活鴨的消費,卻主要在於成品,也就是烤鴨。

但是,有的烤鴨店,烤鴨的售價卻僅為18元。那麼為什麼在經過加工之後,烤鴨反而比活鴨便宜了呢?而為什麼烤鴨的市場與牛羊肉不一樣呢?

活鴨與烤鴨的價格

價格方面產生的差距,往往由成本來決定,但從售價來看,活鴨明顯高於烤鴨的市場價格。也就是說,成本價格高於商品售價。

一般情況下,養殖場會在同一時間飼養大量的鴨子,也由於數量方面的原因,所以導致供應價格不高,但依據日常經驗來說,如果成本為50元,那麼成品售價應該是高於50元的。

但為什麼烤鴨比活鴨便宜呢?簡單來說,顧客往往買的烤鴨,並不是一整隻鴨子。而價格方面的差距也出自於此。

也就是說,烤鴨中往往只有鴨肉,而鴨架,或是鴨子的內臟等是分開銷售的。從實際情況來看,商家購入一隻活鴨後,會將活鴨進行加工。

而在加工時,會再次細化鴨子,比如將鴨腸,鴨架以及鴨肉分開進行加工以及銷售。表面上看,烤鴨的價格低於活鴨,但從市場角度出發,商家不過是將鴨子細化了市場。

而人們在消費傾向上,一般更喜歡購買烤鴨,此行為也導致,人們對於其他產品的認知度較低,從而忽略了鴨子的其他衍生產品。

烤鴨低價格的主要成因在於,其他產品被單獨銷售後,購買活鴨的成本早已回籠,而此時烤鴨的成本,僅需高於加工成本即可。

而從市場來說,為什麼鴨肉的價格,一直處在一定的水平範圍呢?豬牛羊肉的價格一直在上漲,而鴨肉卻沒有呢?是因為受眾原因還是另有隱情呢?

鴨肉與豬牛羊肉的市場差距

其實,嚴格說來,這是兩個市場的對比,也就是活禽市場和家畜市場的對比。

而出現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於客戶,一方面在於生產成本。我們先來看客戶方面。

根據2022年7月15日,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給出的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總產量為4519萬噸。

而其中豬牛羊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上漲,而禽類方面出現了一定比例的產量下降。

而從供應方面來看,整體市場中豬牛羊的佔比,也高於禽類市場。

那麼細化到生活方面來說,消費偏好的傾向,豬牛羊肉在烹飪方面沒有過多的限制,烹飪方式的多樣性,也使得人們在選擇時會優先選擇豬牛羊。

而對於鴨子或是其他的禽類,一般情況下,人們也更願意購買現成的產品。而由於市場的購買方主要由商家構成,供應價格也保持了穩定的現象。

而從成本角度來看,禽類的生長期短於豬牛羊。由於培育期的減少,相關成本也隨之下降,而這也成為價格穩定的主要原因。

關聯客戶需求來看,市場之中對於禽類似乎並沒有產生更多的需求,也就出現了,即使豬牛羊肉價格飛漲,而鴨肉卻一直穩定的現象。

結語

從實際角度來看,其實烤鴨的價格並不算低。簡單來說,活鴨在給到商家後,通過不同的加工,活鴨變成了烤鴨,鴨腸以及其他的衍生產品。

而在細化後,烤鴨的總重量便會降低,那麼從單價來看,由於重量減少,即使售價低於二十元,但平均克價或許高於豬牛羊的價格。

而從市場中常見的烤鴨來看,18元的常見烤鴨重量,一般為1斤左右。那麼對比當下市場中的豬牛羊來說,18元一斤的烤鴨價格,或早已超出豬牛羊肉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