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第一次到山東某城,進入一家飾品店閑逛。剛進門,就聽到一聲甜美的「老師,早!」。有些愕然,環顧四周,並無其他顧客。「她怎麼知道我是老師?莫非火眼金星?或是碰巧附近有所大學,把我當成那裡的老師啦?又或是我戴着眼鏡,多年的老師生涯讓我有了『老師相』?」正狐疑之際,同樣甜美的聲音再次響起,回頭一看,原來進來了另外一位顧客,從外貌上看,好像不太像個老師。又過了幾分鐘,終於會過神來,原來,「老師」只是一個普通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已。看來,孔夫子的故鄉,還真的有那麼點「尊師重道」哦!
這些年,由於工作關係,需要經常進出全國最為繁忙的口岸——拱北口岸。每次回到大陸這邊,門口總擠着一堆人,手拿一把車鑰匙,或是一張卡片,衝著人便問,「老闆,要不要車?到廣州,到深圳。」口岸地下,則是一個超大的地下商城,靠近門口的那些,主營貨幣兌換,那些靚女、靚仔們總是站着身子,揮舞着手臂,大叫着,「老闆,老闆,這裡,這裡!」一時間,不論你是老師,學生,打工者,無業者……統統地變成了「老闆」。或許在這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人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老闆」吧!即便我不是老闆,也並不想當老闆,也不得不一次次「被老闆」。
記得我第一次去美容院,被那個並不熟悉的女美容師稱為「親愛的」,渾身恨不得起雞皮疙瘩。後來,去多了,也聽習慣了。自己也會對比較熟悉的幾個人,開玩笑地叫「親愛的」了。開始上淘寶網,被左一個「親」,右一個「親」弄得差點嘔吐。親來親去,慢慢的也習慣被「親」了。不論你習不習慣,反正,只要你上淘寶網,你就得被「親」!
我家的小丫頭(儘管不小了,還是這樣叫她,中間的那個「丫」字,還是老家的土話,讀作「啊」),在我的記憶中,她就沒好好地叫過我幾聲「媽媽」。有一陣子,她成天叫「老媽」,我抗議,我並沒那麼老。可是抗議無效,她繼續叫。又過了一陣,我變成了「老水媽」,不知道這個「水」是什麼意思,是我很「水靈」呢,還是我做媽媽很「水」(類似「水貨」)?問她,她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再後來,又和動物粘上了,成了「老鼠媽」,這個似乎有點好理解,我屬鼠,她也屬鼠,儘管我很討厭老鼠,但這個稱呼,還是讓她叫了好一段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我有了一個洋名字「Mother Mou[se]」,之所以把mouse後面的兩個字母括起來,是因為她從來不把那個音讀出來,總是把「毛」音拖得長長的,並且每次喊的時候,都是兩次連在一起,頗有韻律。說來奇怪,我倒還挺喜歡這個稱呼!這個叫法,好像也並沒有因為我的喜愛而持續多久,我不得不成了「老笨媽」。多次抗議,非常討厭這個稱呼,又老又笨!可小丫頭似乎並無改正之意,每到我抗議時,還總是連珠炮似地狂叫!最近,我又多了一個修飾語「可惡的笨老媽」!
老師,老闆,老笨媽,孰真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