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秋凍」有講究,且聽專家道來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寒涼。這幾天在武漢就有一夜入冬的感覺,我國有句俗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專家介紹,秋季是夏季與冬季的過渡期,秋凍是為了增強人體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對更為殘酷的嚴冬。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要順應自然變化,既不可過早過多添衣,也不要盲目挨凍。對於健康人群可適當地凍一下,有助於增強體質,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群,過度秋冬可能會凍出病來

省中醫院的金主任告訴記者,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人群一定要做好保暖,體虛的人一定要及時增添衣物,同時注意不同的身體部位,要採取不同的保暖措施。人的頭部一般是不怎麼怕冷的。但四肢,腹部,腹背部的保暖是最為重要的。背心就是保暖腹部和腹背部的很好的選擇。

專家還強調:涼從腳起,腳上如果受涼後就容易順着經絡上來,對腸胃,身體都有影響,所以腳要保暖穿厚一點的襪子,晚上睡前用溫水泡腳。此外秋季濕度下降,不少人會出現口乾舌燥,皮膚瘙癢,眼乾等秋燥的情況,因此飲食上要多吃潤肺平肝的食物,比如百合銀耳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