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與時間管理

網圖侵刪


(一)

時間如同流水,誰抓住了,誰就抓住了黃金。

這是閱讀《奇特的一生》,最大的感受。

《奇特的一生》,是柳比歇夫的傳記。

柳比歇夫又是何方神聖呢?

他是俄羅斯(那個時候還叫蘇聯)的昆蟲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科學家。

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一部時間管理著作。有一套操作性極強的時間管理方法。

柳比歇夫生於一八九零年,畢業於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二零一九年五月,我曾經去過聖彼得堡。那個花園一般的城市,像童話。

每次提起來,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只是遺憾,這樣的好書。問世幾十年了,我現在才知道。

26歲的時候,柳比歇夫自創了一套時間管理辦法。

用數學,統計等工具,來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時間效率。

最可貴的是,這樣的方法,柳比歇夫雷打不動的執行了五十六年。

直到一九七二年,八十二歲時離世。

柳比歇夫,之所以偉大,就在這裡。

他一生出版了七十餘部著作,而且是不同門類。

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來形容,似乎都不足以表現他的博學與豐盈。


網圖侵刪



(二)

柳比歇夫去世之後,另外一個俄羅斯的作家格拉寧,被柳比歇夫一生的偉大成就震驚了。

查閱資料,尋訪故人,精心創作了這本書。對柳比歇夫的一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假若,我們每個人,都能用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方法,來管理我們自己的人生,不要說一生。堅持十年,都會截然不同。

日月常在。可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怎麼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點成績?

就需要科學規劃時間。

或者,從今天開始,你也可以用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來管理自己的時間。

他的辦法不難,就是記錄。忠實記錄,今天的時間都幹了什麼?

試着,記錄一天,你就會更加珍惜時間。也就知道,時間都去了哪兒?

堅持記錄一年,或許,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網圖侵刪

記得,赫胥黎說過: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很多人,感嘆半生蹉跎,一事無成。其實,這感嘆的下面,就是青春虛度,時光荒廢。

只是口頭上的自律者,口頭上的健身者,口頭上的減肥者,口頭上的文字愛好者。

最後,把瑪麗*凱*阿什的一首詩,送給大家,我們共勉。

伸手抓星星,

即使是一無所獲,

也不至於滿手泥土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