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腦和右腦分工不同,左腦主導理性;右腦主導感性。日常娛樂方式代表着左右腦使用情況。
當我想不出要寫什麼的時候,也曾有過懷疑,當我因忙碌而抽不出時間時也有過猶豫,可最終我都會將這些懷疑猶豫否定,重新堅定的打開電腦敲下第一個字。
前天朋友問我為什麼不做視頻而選擇了文字?我的答案是我可以寫明白,但說不明白。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寫字可以有思考的時間,而視頻需要在短時間內表達,我要注意鏡頭表情、穿着打扮,直接的結果就是忽視了要講的內容。而寫字沒有這些要求,我只需要坐下來思考就好了。
於是想到了關於人體中的左右腦分工。國外兩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經常看視頻的人的大腦神經與測試儀相連得出結論:視頻主要在和我們的身體互動,而不是心智對話。閱讀是在與左腦交流,而視頻是在使用右腦。左腦通常是負責理智的部分,也就是說我們看視頻時主導理智的左腦會休眠,因此對於習慣於視頻的人來說,閱讀是痛苦的,更不願意忍受使用左腦。
視頻是一種口語化的媒體,刺激着人的神經,吸引了人的短暫注意力,讓我們快樂,也更接近我們的生活。
閱讀文字是雙向互動,視頻是單方面輸出信息。目前我們正從占支配地位的閱讀到被動接受視頻發展。視頻支配右腦,使讀者更有可塑性、直觀性,也更容易學習到新知識,這是優點。但我們整天刷着視頻到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還是讓人焦慮的事情呢?
閱讀正在被冷落,儘管我們知道視頻有時帶來的感受與閱讀不同,但還是會控制不住的懶懶的躺在沙發上點開手機,去享受視頻帶來的快樂。
這是現實,可我既堅持閱讀和寫字,也刷視頻,只是用在閱讀和寫字的時間較多。如果按左右腦分工來分析的話,我是不是比較理智?這一點我無法判斷。但若說是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來說,堅持閱讀應該會有好的結果。
百年後,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都沒有留下,而在互聯網上的某一個角落裡,有過我分享的內容。即使渺小如塵,我也用最真的情感來用力表達着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而不是別的任何的一個人。
通過每天不斷的更新,讓我打開了記憶之門,以往的感動過我或不能釋懷的在我不斷的梳理中重新閃現。往前看幾年、十幾年,每一件事是否都記得很清楚呢?年少時的同學有的已記不起名字,過往的一切經歷並沒有記住多少,哪怕經歷時是多麼的情感真摯,也擋不住時間流逝帶來的遺忘,那些曾經的美好或不美好都顯得蒼白無力。
往事不可追,只能通過文字來記錄。文字記錄就是在不斷地打撈記憶,避免遺忘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有的故事和情感都可以通過文字來表達,多閱讀才能學習到更多的表達方式。一個人無論貧富貴賤,也無論活得幸福還是痛苦,人生蒼白或精彩,都應被記錄。
照片、視頻、文字……無論通過哪種方式記錄,都在證明着自己。只是建議在短視頻盛行時期不要放棄閱讀,適當地使用一下左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