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捕技術的實現有哪些技術分類

面部動作捕捉和全身的動作捕捉使用都是很多的,但是關於動作捕捉的技術實現你知道都是采了哪幾種方法嗎?一起來看看。

1、有標記點

基於標記點的面部動作捕捉系統較為常見,標記點數量不定,由配套使用的設備及系統決定。面部標記數量最多可能達到 350 個,標記點可以是繪製的,也可以是粘貼的,需要與高分辨率相機等設備配合使用,這一操作相對繁瑣。

設備通常為頭戴式。這些設備可與姿態捕捉系統配合使用,讓演員的表演過程連貫,不受影響。根據拍攝場景、實現方式不同,有時也會改由他人輔助手持拍攝。

2、光學動捕

光學動捕是通過追蹤光學動捕服上的標記,同步不同視角相機下的標記數據,使用三維重建算法重建出人體不同部位的運動數據。

3、慣性動捕

慣性動捕則是通過記錄穿戴設備上慣性傳感器的數據得到運動數據,最後通過軟件重建出三維運動軌跡並轉換成骨骼動畫,從而驅動虛擬角色。

4、無標記點

無標記點方法通常依靠鼻孔、眼角、唇部、酒窩等標誌性位置,確定臉部的表情和運動狀況,這種方法最早由 CMUIBM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通過使用主觀表現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模型及技術實現。

5、AI視頻動捕

AI視頻動捕是從視頻提取多張單幀圖像,用AI算法對不同幀圖像分別提取人體骨骼姿勢,將人體骨骼姿勢按時間順序連接起來,形成骨骼動畫數據,可以用來驅動虛擬角色。

這些動捕技術你都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