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海珠區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活動以「銘記歷史 國防有我」為主題,圍繞做「新」、做「特」,打造「行走」的實景國防教育課堂,讓國防文化走近群眾。
理論快閃講述紅色故事
「報告!敵軍炮彈擊中了發動機,四部主機,已有兩部確認損壞!」……
一堂理論快閃《滄海英雄麥賢得》,以新中國成立後最大規模的「八六」海戰為主題,講述了時任南海艦隊611號護衛艇輪機兵的麥賢得頭部中彈,在失血過多眼睛不能視物的情況下,仍堅持作戰,憑着自身練就的過硬技能,排除艦艇故障,保證輪機正常運轉,堅守戰位直到戰鬥勝利。
據了解,「理論快閃微團課」項目作為海珠區理論宣講的創新品牌,具有宣講設備便捷、時間靈活、場地多元化等優勢。
依託青年理論宣講隊,深挖海珠紅色故事,以「現代話劇+快閃」的形式先後創作《滄海英雄麥賢得》《我的第一次全國勞動代表大會》《十老虎欺男霸女 衛國堯儆惡懲奸》等微團課12個,利用學生課間休息、「兩新」企業例會等碎片化時間開展「理論快閃」21場次。
微宣講講述身邊感動
原國旗護衛隊隊員王念江講述了國旗護衛隊的精彩故事。「護衛國旗,重於生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們看到的是國旗衛士筆挺的軍裝、整齊的步伐和洋溢着自豪的臉,看不到的是他們日復一日揮汗如雨、咬緊牙關的訓練。
廣東省演講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宏彪講述的則是他一家三代報國心的故事。一樣的追求、一樣的信念、一樣的夢想,鄭家三代,代代從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堅定信仰,用奉獻和堅守,傳遞着報效國家的軍人情懷。
近年來,海珠區通過「幹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開展分眾化、對象化、全覆蓋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真人對抗模擬實戰
伴隨着仿真槍炮聲,只見「戰場」上「障礙物」「掩體」堆積,幹部群眾分為四隊,體驗了紅藍殲滅、解救人質、挑戰老兵等對抗項目。
據悉,此次活動是海珠區「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系列活動之一,模擬實戰雖然只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模擬戰場,卻能讓幹部群眾對國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國防教育就在群眾身邊
「到潘鶴雕塑園走一走,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長了國防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家住海珠的王先生對公園沉浸式國防文化體驗讚不絕口。
在這座佔地2.7萬平方米的公園裡,《銷煙》《大刀向鬼子砍去》《怒吼吧,睡獅》等國防教育雕塑隨處可見,展現了不同時期國防重大歷史事件。除了雕塑園,還可以參觀衛國堯烈士紀念館、VR體驗飛奪瀘定橋、文化節用獨輪車運送物資、周周樂紅色影院。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海珠區將結合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陣地建設,把「國防教育」融入其中,走進群眾。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珊
【作者】 劉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