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1歲闖日本,因不懂日語被罵哭,32歲開3家公司年營業額超6億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783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陳虹宇

(我和漂亮的老婆)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我從小就是一個留守兒童,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直到12歲那年,父母才把我接到長春去上學。至此,一家三口終於團聚了。

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只能說不算很差,但也絕對說不上好。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愛護家人,讓自己變強大,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你想保護的人,愛你想愛的人。

這句話,我一直牢記於心,也是我日後拼搏的動力。

我小時候很調皮,從來不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儘管如此,身邊的朋友卻特別多。不管是喜歡學習的還是討厭學習的,我都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這也成為我後來創業中的一個顯著優勢。

19歲那年,我已經開始打工了,當時在國內做過肯德基小時工。後來到了日本做過便利店收銀員、廚房刷碗工、燒烤店的服務員、酒吧的調酒師等等。

我出國絕對是偶然的,沒有任何徵兆。也實在是因為在國內學習不好,估計長大了只能碌碌無為地過完這一生而已。

(打工期間的我)

恰好趕上鄰居們都在討論出國的事情,我也就隨波逐流。之所以沒有選擇去歐美那些發達國家,是因為那邊費用太高了,家裡負擔不起。

既想出國又不能承擔過高的費用,選來選去,就只有日本了。

簡單地準備之後,在2008年10月的一天,我坐上了飛往日本的航班。剛上飛機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忐忑的。因為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真沒想到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竟然是直接出國到日本。

那一刻,我心裏懷揣着夢想和希望,踏上了旅途!但是,夢想和現實總是相差甚遠。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終於落地了。

剛下飛機,眼前的一幕讓我徹底傻眼了。這和電視里的日本,差距太大了,更別說是否符合我想像中的樣子了。

雖然我不是來自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即便在08年的時候,長春的高樓大廈也是隨處可見的。但是,落地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到了中國的某一個小縣城。

這裡人也少,樓也少,遍地都是小平房。

(出去旅遊的時候)

此情此景,讓我心裏頓時涼了大半截,難道這就是電視上的日本嗎?我不是來錯地方了吧?那些霓虹閃爍,人潮洶湧的城市在哪裡?

轉念一想,我是來學習的,畢業之後還要抓緊掙錢。環境的好壞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耳邊都是嘰里呱啦的日語。為了儘快適應這裡的環境,我只能拚命學習。前半年幾乎每天都在啃書本,強迫自己背單詞,每天都堅持到深夜。

但是,這樣看起來很努力的樣子,效果卻並不明顯。

再加上當時畢竟年紀小,玩心也重,真的是記不住!後來無意中聽說,看日本電視很鍛煉聽力。不過,電視我確實看不進去,於是選擇了看帶中文字幕的日本電影和電視劇。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強迫自己是沒有用的,要想真正學好日語,必須得融入到生活中去。所以,我開始慢慢地接觸動漫,同時,我也去外面打工,創造與日本人多多接觸的機會。

(登頂富士山)

因為聽不懂日語,打工的時候日本人讓幹什麼我根本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我說的話他們也聽不懂,因此受了很多委屈。我也經常自己默默地掉眼淚。

我記得在一家日式居酒屋,我應聘了刷碗工。因為這個工作不太需要日語,但是,突然有一天周末,店裡特別特別忙。那些用過的碗一波接着一波,不停地堆到我面前,好像永遠也洗不完了。

我累得直不起腰來,但還是堅持儘快洗乾淨。突然,店長叫了我的名字,然後說了一句話。但是我沒聽懂,他就一臉不耐煩地匆匆走開了。

我本來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但是,當客人們都離開之後,店長把我叫了過去,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我嚇得一臉懵圈,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要挨一頓罵。

他說什麼我當然聽不懂,但是他罵我(巴嘎)我能聽懂。後來別人告訴我,是因為剛剛非常忙的時候他讓我去大廳收拾桌子,撿碗,打掃衛生。但是我沒聽懂,因為我的工種就是刷碗,所以我也沒往那邊聯想。

(參加當地的cosplay)

當時確實覺得非常委屈,想想自己也是20來歲的人了,如果是在自己的國家,怎麼可能有別人說話,自己聽不懂的事情呢?又怎麼可能自己說話別人聽不懂呢?

心裏真的是五味雜陳,倍感無奈。

店長的訓罵,讓我當場就流淚了。同樣的事情,在我身上至少發生過四五次。每一次,我都像個無助的棄兒,不知該向誰求助,只能孤立無援地站在那裡,任人宰割。

我從小就好動,大概是因為骨子裡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吧。剛到日本的三年里,我每天努力學習語言。畢業後,確實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一家連鎖餐飲店的辦公室負責採購和翻譯處理文件。

那時,每天重複着同樣的日子,早8晚5非常安逸。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我嚮往的是自由,是更廣闊的天地,我不甘心被關在這樣的一個籠子里。

引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就是,世界那麼大,我得去看看。

所以,在第三年的時候,我毅然決然地辭掉了本來安逸的工作。選擇了一條不歸路——自己創業!

(在現場看女排比賽)

至於做什麼,一開始我也很迷茫。我就是嚮往自由,不想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後來在不斷地考察和摸索中,偶然的接觸到了一個遊客。他說:「現在國內很多人對日本的小商品和生活用品需求很多,市場也足夠大。」

這句話給了我靈感和啟發,既然市場有需求,那我倒不如去嘗試一下。因為本身我就一無所有,所以即便失敗了也不害怕。

於是,2015年開始,我做起了代購。人生新的征途也掀開了篇章。

那段日子,我真的是沒日沒夜地幹活。前一天統計好國內顧客需要的東西,第二天馬上奔走在日本的各種超市。

日本跟國內的生活節奏不太一樣。他們的葯妝店都是上午10:00才開門。每到開門的時候,我就第一時間衝進去開始掃貨。那時身上經常背着各種各樣的產品,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和店鋪當中。

經過一天的奔波忙碌,到了晚上五六點鐘,我才開始打道回府。到家之後,再把所有東西分類放好,逐一核對信息,最後打包。這份忙碌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一切收拾妥當後,我還要去24小時營業的郵局,把包裹寄回國內。

(這是我一個人代購時每天要發的貨)

等最後一個包裹發出去了,我才能返回家中洗澡睡覺。躺下的時候,天都亮了。每天的睡眠都嚴重不足。即便如此,上午超市開門之前,我又要衝進去掃貨。

我的生活好像被按了複製粘貼鍵,每天周而復始。其中有大半年的時間,我躺下以後就想趕緊睡,這樣還能睡三四個小時,再不睡就沒時間了。伴隨着這種高度緊張的壓力,我開始失眠了。

這種痛苦伴隨我半年之久。

在這期間,我的記憶力明顯下降,工作也難以集中精力,經常犯錯。我經常買錯貨,甚至寄錯地址。這些都讓我心煩意亂,開始變得煩躁易怒。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再這樣下去,整個人就要崩潰了。於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和情緒,我選擇了回國探親,走訪親朋好友。最後,經過2個月的漫長調整,我終於走出困境,心態也恢復到了從前,意氣風發地回到日本繼續創業之路!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我積極響應市場需求,順勢而為。僅僅第一年,我一個人拿到的結果就是1500萬日元(當時的匯率核算大概100萬RMB左右)。

這絕對可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回國探訪親友)

也正是有了這筆錢,我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以前,我是一個人單打獨鬥,雖然有了不錯的收益。但是,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要擴大團隊,規範經營。

於是,我開始招兵買馬,尋找地段,為公司成立做準備。畢竟是在別人的地盤上,做起事來,難免束手束腳。尤其是創業初期,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

當初,作為華人企業,如何才能爭取到和日本公司同樣的待遇和信任度,是最大的難關。在異國他鄉,想要克服別人對我們的差別對待,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別無他法。

正常情況下,日本人做到6分就能及格,而我們就得做到8分甚至9分。因為同等6分的時候,很多機會還是輪不到我們的。

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克服這不太平等的社會條件。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有的艱難險阻,也無法阻擋我前進的步伐和決心。2016年,我成立了第二家公司。兩年後,經過各種籌備,我的第三家公司也正式營業。

(參加名古屋的新春活動)

經過8年的沉浮,我從1個人的代購做到了32人的貿易公司。現在,我們公司在名古屋已經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華人貿易公司了。

今年的營業額達到了6億多人民幣。

創業的這幾年,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也覺得很幸福。我想跟那些年輕人說,如果你的工作剛好是你感興趣的事,那你就太幸運了。這樣可以每天開開心心的工作,而不會覺得疲倦。

我身邊就有很多年輕的朋友,他們經常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我始終覺得,想要做成一件事,首要條件就是慾望。我常常和員工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不可能做不成的事,只有你想做和不想做,和你到底有多想做。」

慾望是成功的前提,而努力和堅持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除了工作,我也會融入當地的生活。時間久了,我發現,其實日本和中國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無論是膚色,面貌,還是飲食文化,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登高望遠,俯瞰神戶)

不過,有一點差別非常大,那就是日本的社會有點冷漠無情。

在日本,父母不管孩子,孩子也不照顧老人,親戚之間幾乎沒什麼聯繫。日本這個社會多多少少有點極端,就算一輩子不和父母親戚見面都沒有關係,更何況朋友之間一輩子互相不請客吃飯,不送禮也沒毛病。

因為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像我們這些血濃於水的中國人,出門靠朋友的思維方式在這裡反而成為了異類。

這一點讓我無法接受。我始終記得,我來自中國,一個有濃厚人情味兒的國家,一個講究血濃於水的國家,一個重視情義的國家。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背井離鄉,一個人孤身來到這裡,我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公司贊助的球賽)

如果只是為了生活的話,那我目前完全可以放手,告老還鄉了。 但是,這也不是我想要的。現在,我身邊還有一幫從剛開始就跟着我乾的兄弟們。

無論寒冬酷暑,他們都不離不棄,一直在背後支持着我。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現在不單單是為了我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團隊,為了能帶他們走的更遠,為了能幫助大家實現每個人的願望,這才是我最大的動力。

(嚮往自由的鳥,會飛得更高)

老話說得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今年正好卡在中間,也是創業的第8個年頭。從人生的閱歷和人脈資源方面來講,接下來的10年,將決定着我的成敗。

不管怎樣,我已揚帆起航。未來是荊棘密布還是驚濤駭浪,我都無懼,因為我心懷夢想。

我打算再拼20年,然後告老還鄉,陪陪父母,也為家鄉做點貢獻。回首此生,我拼過,贏過,無悔!

【口述:陳虹宇】

【編輯:小骨頭】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