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碟預售丨聽世界鋼琴三重奏黃金組合,首獻勃拉姆斯經典之作

生涯贏得十九座格萊美獎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年屆耳順之後,至今依然活躍。絲路計劃、跨界流行、純粹古典,構成馬友友大提琴藝術的三個重要面向。

這一次,馬友友力邀數座格萊美獎獲得者鋼琴名家艾克斯,以及當世最紅火的小提琴家之一卡瓦科斯夢幻聯動,首獻《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合集》!

01

馬友友

馬友友1955年生於法國巴黎,童年時期學習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等多種樂器,5歲開始在觀眾面前演出,7歲時就和姐姐一起,在美國總統肯尼迪面前演出。

哈佛大學畢業後,馬友友全心投身到了音樂事業中。他費時多年完成了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結合多種表演藝術的創新詮釋,因對巴赫作品的全新詮釋而風靡一時,被譽為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界的一次偉大革命。

在自己的作品頻頻摘下格萊美獎後,他開始涉足電影配樂領域,與譚盾合作參與李安電影《卧虎藏龍》配樂,摘下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馬友友的演奏追求細膩的表達與抒情,追求美妙的音質和自然、清晰,他的琴聲往往是一種感情傾訴。其演奏的德沃夏克協奏曲,以浸透了浪漫傷感而格外感人,他在處理舒曼的《民間風格小曲》、《柔板與快板》、《幻想曲》時,充分體現出溫柔和抒情,而他拉的巴赫6首無伴奏組曲,也以他自己的方式,使其細緻而情感化。

2021年,馬友友在美國的一間社區學院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後,即席演奏大提琴,在場人士報以熱烈掌聲。作為一代古典大師,馬友友透過音樂撫慰着這個康復中的世界。

02

伊曼紐爾·艾克斯

艾克斯出生於波蘭利沃夫,童年時隨家人移居加拿大溫尼伯。其後在美國男孩俱樂部Epstein獎學金項目資助下,入讀茱莉亞音樂學院,並獲得「青年音樂會藝術家獎」。此外,他還在哥倫比亞大學修讀法語。

艾克斯在1974年奪得首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後開始揚名國際,僅四年後便榮獲艾弗里·費舍爾獎殊榮。

他曾獲多座格萊美獎,其中包括海頓鋼琴奏鳴曲全集二、三,以及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共同錄製的貝多芬勃拉姆斯的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其他專輯還包括李斯特和肖恩伯格的協奏曲、三張勃拉姆斯獨奏大碟、一張阿斯特·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以及與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合作的約翰·亞當斯《Century Rolls》之首度錄音。

03

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

卡瓦科斯出生於希臘首都雅典的音樂世家,自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隨後進入希臘音樂學院,師從卡凡塔里斯(Stelios Kafantaris)。他得到歐納西斯基金會(Onassis Foundation)獎學金而得以進入印第安納大學由約瑟夫·金戈爾開設的大師班。

未滿二十一歲,卡瓦科斯就已經拿下西貝柳斯(1985)、帕格尼尼(1988)、諾姆堡(1988)三項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首張錄音《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發行之後就贏得《留聲機雜誌》年度協奏曲錄音大獎的肯定。卡瓦科斯高質感的演出質量,贏得全球樂迷的一致讚賞。

此外,他還他投入在家鄉雅典的音樂知識傳承事業,主辦了一年一度的雅典小提琴和室內樂大師班,吸引世界各地的小提琴家與室內樂隊參與。

04

《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合集》

鋼琴家艾克斯與馬友友一起合作過勃拉姆斯的室內樂錄音,其中的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拿下當年度的格萊美獎。這次是馬友友與艾克斯、卡瓦科斯第一次錄製勃拉姆斯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堪稱當今鋼琴三重奏的黃金組合。

勃拉姆斯的第二號與第三號鋼琴三重奏,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一號交響曲發表之後殺青。這時的勃拉姆斯對自己的創作極有自信,不過在他二十歲那年(1854年)完成的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他卻覺得不是那麼滿意,這種想法縈繞心頭多年,到了1889年,也就是三十多年後,在他寫給朋友的書信里,透露了他已着手改寫此曲的訊息。

首演於1890年的新版第一號鋼琴三重奏,更為優雅,也更為精鍊,如今已成為此曲的標準版本,在這張錄音里,馬友友、艾克斯與卡瓦科斯所演奏的即為此標準版。

聽世界鋼琴三重奏黃金組合,首獻勃拉姆斯經典之作,感受古典樂的曼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