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播帶貨的網紅「掃地出門」這個茶商為啥拒絕「風口」?

陳啟軍炒茶,會根據天氣、溫度做調整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李守文/圖

「犟」往往形容一個人做事固執,茶葉人如果能堅守產品品質的話,那此時的「犟」或許是一種匠人精神。

他經營7家茶葉店,春茶季一個月銷售3000多斤,鄭州茶葉市場不少老闆也從他這兒拿貨,而這和他的「犟」脾氣有很大的關係。

賣茶葉不允許還價,把客人拒之門外

陳啟軍是信陽市雙成茶廠負責人,有近三十年炒茶的經驗,還被評為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近幾年,直播帶貨成流量高地,不少茶葉品牌商涉足直播領域,不少直播機構「進軍」茶葉買賣。曾有人想把陳啟軍製作信陽毛尖的過程放到網上直播,但來的人都被他「掃地出門」。

「如果和我合作就不要討價還價。」同等級別的茶葉,陳啟軍的銷售價格要比同行高20%,如果要和他講價格,生意就免談。

從炒茶學徒到成為7家茶葉店的老闆

1993年,中學還沒畢業,陳啟軍就下學給炒茶師傅做起了學徒。很快,陳啟軍成了能獨立上手的小師傅,他炒出來的茶還總能讓老闆賣上好價錢。後來,陳啟軍成立了合作社,把收購來的茶葉加工後去賣。

2017年,信陽舉辦了一次鬥茶比賽,陳啟軍獲得了第一名,現場的人紛紛問他要聯繫方式。

如今,陳啟軍開了7家茶葉店,春茶季一個月可銷售3000多斤,鄭州茶城的不少老闆也從他這兒拿貨。

直播帶貨不能欺騙消費者

在陳啟軍看來,茶葉製作最忌諱照搬他人,炒茶時要根據天氣、溫度等適當做出調整。他還不允許自己售賣的茶葉里混有茶葉碎末,這直接導致成本提升。

另外,陳啟軍說,他並不反對直播賣茶葉,反對的是以次充好、欺騙大眾的行為。很多網紅和茶商來直播和拍照,但賣的茶葉卻不是陳啟軍生產的,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著實讓他看不慣。

陳啟軍曾表示,賣假冒或者低品質的茶葉,路只會越走越窄,做少,做精才是茶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