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改變了一個人的十年,從心智模式,意識維度到達思維方式,那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下一個十年呢?那麼以下四點,我想可以顛覆你的人生。
第一,從消費主義到原始積累的轉變,前者是享受當下掙到的每一分錢都會把它花在消費品上,但是後者,延遲滿足會把多餘的錢存下來,用作投資,很多年以後,前者依然是奔波在為了生計而打工的路上,一天都不敢停下來,但是後者,他的資產已經實現了被動增值,18歲的的時候,兼職學習教育培訓授課,學習培訓管理,創業,投資,我實現了相對意義上的財務自由,我有很多的時間投入,25歲在我自己熱愛並且擅長的事情上,我建立了自己的副業,隨之而來的。更多現金的收入,為了財務增長,實現了正向的循環,下一個十年,你是希望繼續去當精緻窮,還是實現財務自由,取決於你現在每一分錢的流向.
第二,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上學的時候,我們被迫的去做各種各樣的作業,為了應付考試,後來我才發現學習的目的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那個分數,而是為了認知升級,從被迫的學習到主動的去找各種各樣的知識,自我驅動力是來自於我對這件事情賦予了意義,只有學習才能夠讓人變得優秀,只有足夠優秀,我才有更多選擇生活的權利,我才能夠過上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學習,對我來講,它本身就是一種剛需,如果優秀對於你來說並不是一種剛需,那你一定不會變得優秀,回頭去看看那些我們沒有學好的技能,其實他對我們來講從來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第三,在時間管理上的碎片化利用倒專註力的課。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他進入工作狀態,是需要一定的預熱時間的,比如我們思考一個管理的問題,大腦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去預熱,思考一個科學問題,大腦需要半小時,如果剛剛進入到狀態就被打斷,每一小時看手機五六次呢,我們的大腦就會處於一個反覆預熱的過程中,就很難進入到深度的思考,慢慢的,你的注意力就會被四分五裂,就會形成一個網狀,而不是在一個點上面生根,那這時候其實已經喪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了,錢沒有了可以再賺時間,從本質上講,它不屬於我們,但是注意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控制,都可以訓練很寶貴的不可逆資源,但是他經常被我們忽視,在別人沉浸在奶頭樂當中的時候,我們在深度閱讀,那久而久之,我們的專註力就會獲得更好的訓練,從本質上講,我們輸出的一切價值都是我們注意力的產出,注意力的管理,實則是一個人競爭力的體現。
第四,從以自我為中心到建立利他服務意識,對於我們獨生子女的一代,我們從小是被父母圍着轉的,我們習慣了被人伺候着,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被動的索取者的姿態,我們沒有去調動身邊資源的能力,我們也沒有一個為他人服務,為他人着想的意識,但是人際交往的本質,是資源互換,建立服務意識,他就是從索取者到給予者的一個身份的轉變給予別人價值,不管是金錢、知識還是人脈,越是輸出有價值的東西,你才越有可能去獲得有價值的回報,之前有朋友問,女人除了賣慘,在女人堆裏面還可以怎麼樣生存?那我的答案就是去服務於他人,給予是賦予者才擁有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意味着你是富有的,當我們還沒有成為富人之前,何不妨先擁有富人的思維、服務意識的建立,實則就是情商的提升,以上四點呢,其實都是反人性。它就像成長,總是伴隨着痛苦、惰性、奶頭樂,享受當下,自戀都是我們人類天然的本能,也正是因為這樣才顯得那麼一點點的反人性尤為珍貴,能夠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能夠克服別人克服不了的本能,你的未來一定會很偉大。
參考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