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教授出圈了
來源:本文轉載自青塔人才,已獲得授權
微信平台編輯:周悅
或許是因為大學教授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擁有比較特殊的地位,他們之間似乎也一直存在着微妙的距離感。不過最近幾年,一些高校老師的「出圈」讓這種距離感逐漸消解,你的老師可能一夜之間就被大眾熟知。
他們,靠「副業」
「有一哥們等她女朋友時閑極無聊,拍了一下ATM機,結果吐出100塊,他嚇壞了,又拍了一下,又吐出100塊,後來一共拍出了三萬塊,你說有誰能抵制住這種誘惑?」
這事兒一看就知道是「法外狂徒」張三的光輝事迹,而張三背後的那個男人——羅翔,你一定不陌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2020年度最高人氣UP主,這兩個看上去毫無關聯的身份就在羅翔老師的身上交匯。
羅老師目前在B站的粉絲量接近1800萬,粉絲量排名B站up主第三,而前二都是B站的官方賬號,羅翔老師妥妥的B站頂流。
比起B站用戶數據,羅老師在學院官網介紹頁面的點擊量倒是顯得不值一提——雖然超過12萬次的點擊量還是要遠遠高過其他老師。
如果說羅翔是靠自己的業務能力吸引了大家,那麼真正打動大家的則是他身上的閃光點以及他在講課過程中傳遞出的價值觀,而這也讓羅翔老師的課堂比單純的普法高出了一個維度。
人類的偉大體現在人人心裏有張三,卻人人能管束住張三。羅翔老師的確配得上頂流二字。
而同樣是在B站出圈的鼻祖級人物——張召忠,其實也是一名高校的教授。
他曾經擔任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作為軍事戰略學的博導,他的出圈也是難以模仿的:鬼畜區相關視頻上百條、個人節目播放超2800萬、開直播能讓B站服務器崩潰。
在那些響亮的頭銜之外,張召忠有一個更出名的網絡外號:「局座」,這個稱呼來自於2003年,全稱「戰略忽悠局局長」。那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有着在伊拉克工作經歷的張召忠在一檔電視節目的直播中預言美軍會在伊拉克「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薩達姆將在家鄉提克里特布下陷阱等待美軍」等預測。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薩達姆的部隊基本沒做有效抵抗,幾天時間就四散潰退,薩達姆後來也被美軍活捉。這讓不少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不過「局座」的出圈說到底還是依靠他豐富的專業知識、軍事知識儲備,以及他本人對於融入年輕人這件事的開放態度。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愛國與國防教育,不僅收穫了年輕人的喜愛,也為他退休後的生活開闢了新的事業。
同樣頭髮花白的還有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戴建業,2018年,有學生將他的上課視頻上傳在短視頻平台,一夜爆紅。去年6月,戴建業入駐B站,一年多的時間,他的粉絲數已經接近260萬。
「唐朝每個詩人都自我感覺良好,都很牛。連杜甫那麼老實巴交的一個人都牛得很,以前我以為他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誇別人,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在誇自己。」不少人對古詩詞的興趣可能被一句「背誦全文」消耗,而戴建業「泥石流」式的教學深入淺出,重燃了人們對於古詩詞的熱情。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大學講課有很多層次,有本科生的必修課,有選修課,有研究生的課,有博士生的課,那課堂內容肯定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層次來準備,針對性就比較強。而在社會上講課,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在聽課,於是就採取一個中等水平的情況來講,既要有深度,又要好懂。」
穿着褲衩布鞋「出圈」
一個月前,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彭凱平因為在隔離期間上身西裝下身褲衩開會而突然爆紅。
「我自己也覺得很滑稽,上面西裝革履,下面短褲,這樣一個戲劇性的不對稱,上面是為了國際禮節,下面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這種衝突也是一個帶有戲劇性的張力。」
而彭凱平教授也是妥妥的大佬級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官網顯示,彭凱平教授於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後留校任教,1997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2008年5月起受聘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
網友們十分感嘆:「這個工作照太真實了」「原來國際積極心理學大學是在這種形式下召開的」。
高校教師們的形象的確因為「出圈」這件事變得鮮活了起來。
上一次這樣「出圈」的還是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
2014年,李小文院士的一張照片在網絡走紅。圖片中的他,在國科大講台前,低頭念着發言稿。
當他的經歷被人們一點點挖掘之後,這位蓄着鬍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就被人冠以學術版的「掃地僧」之名,更被譽為不拘小節、返璞歸真的「布鞋院士」,「外表不羈但是有着仙風道骨」。
李小文是我國遙感領域的「泰斗級」人物,他創建了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併入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團隊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並使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着國際領先地位。
他的學生曾回憶道:「他讓我們坐在沙發上,自己卻坐在小竹椅上。他是院士,但是平易近人的,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出圈,再迴圈
樹大招風。其實對於高校老師們而言,「出圈」意味着要與大眾發生接觸,而這背後潛藏着不少的隱患、吃瓜網友有時也總是吃得太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張文宏醫生已經經歷了幾次「出圈」,也經歷了從當時的「小孩子早上不要吃粥」到質疑他的研究經費,再到最近的論文風波以及「投降派」事件在內的好幾次風波。
而羅翔老師亦曾遇到過相似的問題。去年9月8號,羅翔發了一條微博:
很快,就有人將這句話與當天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聯繫在一起,之後這件事的持續發酵讓羅翔最終選擇退出微博。
去年年末,他在《十三邀》中承認自己不過是拿到了一個時代賦予的劇本,而他也不會因為網絡的爭議而輕易棄演。於是我們就看到了至今仍然活躍在B站的羅翔老師。
而也有老師「被迫營業」,比如前不久因為因為畢業典禮發言出圈的河南大學教授程民生。
「可不能一直躺平啊!躺得過初一,躺不到十五!」「希望看到你們成功、發財,更希望看到你們快樂,哪怕是傻高興!」「走出校門,海闊天空,有千千萬萬的門等您。有寫字樓門,工廠門,機關門,軍營門,國門都是敞開的……還有監獄的大門!」
這樣的發言,不出圈都難。可他在接受採訪時卻表示自己並不想出名出圈,作為一名老師,寂寞才能出學問。
揮一揮衣袖遠離喧鬧,回到課堂,也是一種瀟洒。
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大學老師的「出圈」對於公眾而言是一種紅利,他們將各自專業的知識變得更加易懂,也讓更多未曾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開始擁有接觸新知識的權利。
而他們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也日漸豐滿鮮活,在工作之外做飯、擼貓,其實也是每個普通人的日常。
青塔人才(公眾號:cingta-job)提供各大高校科研人才招聘啟事,也長期關注人才人事政策、科研工作、青年教師發展等內容,幫助青年學者以更高的視野和更新的思路獲得更快成長。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數字經濟智庫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