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成義燒坊」的生長曆程

1862

時間回到清咸同年間,黔中農民起義迭起,華聯輝舉家遷住省城貴陽,精心經營鹽業十餘年,積聚了白銀數萬兩。經商致富之時,華聯輝還苦讀應試,光緒元年(1875年)中舉,於光緒三年任四川鹽辦改革鹽務。


一次,華聯輝回家探母,母親說,年輕時曾在茅台地方喝到一種非常好喝的酒,每天吃飯時飲上幾口,感覺那段時間精神煥發,渾身是勁,不知道這種酒還有沒有。母親的這一願望記在了華聯輝心上。


再到茅台時,吩咐手下尋找,竟然一無所獲,原因是經過戰亂,酒房倒了,酒窯填了,酒工散了或死了,茅台的釀酒業亦不復存在。華母聞訊,黯然神傷,自此竟茶飯不香,精神不振。


為讓母親能飲上此酒,華聯輝買下已成廢墟的原釀酒作坊,找回舊時的酒師,在原址上建起作坊試行釀製,歷時五年在茅台鎮的廢墟上重建了一座釀酒燒坊,影響後世的「成義燒坊」就此開創,成為第一間有「商號註冊」的釀酒燒坊。


1944年,成義燒坊遭遇火災,華聯輝之孫華問渠恢復重建並擴大規模,窖坑增加到18個,年產量最高時達到21000公斤。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成義」、「榮和」(華茅和王茅)兩家的酒作為名優特產送展,當時農商部來加區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統稱「茅台酒」,展會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優點征服了各國的評酒專家,一舉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


1951年—1952年,仁懷縣人民政府將「成義燒坊」收購併公有化,「成義燒坊」更名為「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台酒廠」(即今天的茅台酒廠)。


同時,通過購買、沒收的方式,將茅台鎮名氣最大,規模最大的其他兩家私營酒坊「榮和燒坊」 「恆興燒坊」(「王茅」「賴茅」)與成義燒坊合併,成立了國營茅台酒廠。經歷了動蕩的年代,成義燒坊,也就此成為了茅台酒的前身之一。


茅台古鎮

茅台古鎮位於貴州省仁懷市赤水河畔,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的繁華寫照,茅台鎮集厚重的古鹽文化、燦爛的長徵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是成義燒坊的故鄉。


茅台鎮四面環山,地勢低矮,呈「凹」形,形成了冬暖夏熱雨水少的特殊自然環境,被譽為釀造美酒的「風水寶地」。氣候、土壤、水質以及空氣中的微生物群等,對成義醬酒獨特茅味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精選優糧

一杯正宗的醬香酒當離不開好的原料,高粱、小麥、水是成義醬酒主要原料,顆粒飽滿的小麥、紅纓子糯高粱、富含礦物質的美酒河水作為茅台鎮獨有的釀酒原料,是造就成義獨特純正口感不可或缺的特殊原料,是成義醬酒品質的保證。


紅纓子高粱

俗稱紅梁,當地人稱之為——「沙」,是貴州茅台鎮特產的一種有機糯高粱,它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糯性最好、澱粉含量高、支鏈澱粉佔比90%以上、出酒率低、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於成義獨特工藝的多輪次翻烤,營養的消耗也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除此之外紅纓子高粱還含1.68%的單寧,這種物質在紅葡萄酒中比較多,而所說的對心臟血管好也是因為這種物質的存在。重要的是這種紅纓子高粱只能在茅台鎮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氣候環境下種植生長,這也是成義醬酒為什麼具有不可複製的原因之一!


優質小麥

好糧出好曲,好曲出好酒,優質小麥:色澤金黃、顆粒飽滿均勻、皮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在茅台鎮傳統工藝釀酒過程中,在適當的溫度和酸度下會通過微生物和酶被降解為小分子可溶性物質,生成酒體中的呈香呈味物質,產生酒體飽滿、香氣幽雅的良好效果。

優質小麥也富含纖維質,良好的透氣性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獲得各種有益的酶,確保醬酒在長時間內發酵正常。


赤水河水

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其沿川黔邊界流至茅台鎮,整個流域內沒有污染工業,是國家環保部重點保護和治理的河流,自然生態保護比較好,改水系水質中含有170 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是釀造優質醬香型白酒的重要原因。赤水河水質酸鹼適度(PH7.2-7.8),硬度為8.4-7.8,是釀酒極好的資源。赤水河流域而今已是世界上可以比肩勃艮第、波爾圖的名酒核心產區。

傳統古法

奠定百年成義醬酒穩健發展之路也離不開一直堅守的傳統釀酒工藝(獨家雙醬釀製工藝)。

一瓶成義燒坊酒從一顆原料到成為杯中酒,至少要經過五年時間,在這期間分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並要加曲、高溫堆積,入池發酵,取酒、儲藏、勾調等。

經過漫長、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應過程,在窖池和空氣中龐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提供作用下,傳統的釀酒工藝使得各種有益微生物盡數羅置於酒體中。



百年流轉如今傳奇再釀

在這裡與天下君子一起傳承中華文化遺產

守護茅酒本源,酒道漫漫,君子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