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報道,廣州新增275+8486例,其中重點區域海珠區仍在高位增長,暫未看到拐點。
位於康鷺片區的中大紡織商圈,作為服裝產業鏈的核心源頭何時能恢復正常時刻牽動着服裝從業者的心,剛做的冬裝庫存怎麼清理?23年春夏裝要怎麼準備?一系列的困擾使得服裝人不能「躺平」。
大環境原因各地服裝批發都不如往年,原本想着靠冬裝稍高的利潤衝刺來年再戰,突如其來的防控讓大家再次措手不及。
接下來怎麼做,第一個心態很重要。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難以改變,減少抱怨,思考怎麼出貨才是正道。
金九未見,銀十失約
一、已經做出來的冬裝怎麼處理?
二、明年春夏季該怎麼準備?
三、本地代工廠停工,批發如何尋找出路?
帶着這三大疑問,一起分析如何能打破當下的困境。
一、冬裝怎麼處理?
目前南方地區的氣溫普遍較高,對羽絨、毛衣等禦寒衣服需求緩和,所以要把更多的眼光投向北方市場;
靜下心來分析先前客戶詢問較多的款式風格與尺碼,核對倉庫數量,找出相近的風格款式主力推薦,增加市場判斷力少做無用功;
高低價搭配陳列,適當拉開價格差。主推款式旁放些基礎款襯托起到「綠草效應」。
經過對比後有實力的買手消費者會選擇適合它們的款式,如果選擇低價的那款也無所謂,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證在不虧的情況下清貨,而不是賺大錢。這點放在線上渠道陳列也適用。
組合搭配批發,一種是像線上的混批模式,多種款式混批湊齊一手;另一種是兩種款式一起批給個組合優惠。這種玩法一般在零售行業比較常見,但在非常時期批發行業也值得一試。
二、23年春夏季該怎麼準備?
做,服裝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存量市場就這麼大你不做自然有人會接過你手上的蛋糕。
在目前大環境不確定性下,有選擇性地做單十分考驗服裝人的眼光和經驗,理清往年出貨較多的基礎款式。
基礎款結構簡單,適用場景較廣,容錯率高,明年的重心可以放在這上面,創新的款式少量做,靜待市場反饋後期再向工廠加單。
三、本地工廠停工,批發有何出路?
經過幾次「洗禮」後,更加印證了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這句老話。拿廣州服裝產業鏈來說,上游布匹市場停滯,加工廠連帶關停,缺貨就成了批發行業的一大難題。
具有一定規模的一手批發商家,貨源從不止壓在兩三家工廠上,在廣州服裝產業鏈外圍,深圳、東莞、惠州等等有許多服裝「衛星工廠」隨時作為補給與支援。
作為布匹市場的龍頭中大紡織何時恢復正常仍是未知之數,東莞富民、浙江柯橋、江蘇常熟都是一些替補的選擇,雖然運輸等等成本上有一定浮動,但總比沒有訂單需求好。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看似一個簡單的批發環節,就有着各方面的衡量與思考。
但即使是經驗老道的服裝人也很面面俱到,所以把這些經驗和感覺量化成數據加以分析,便省下不少功夫與錯判的風險,期待來年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