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澄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休息了。她伏身在書桌前,眉頭緊皺。書桌上、客廳的茶几上還有雜物間,都是各種文件:訴訟書、複議申請書、各項合同和她自己搜集梳理的證據材料,包括手繪的關係圖、裝訂好的網絡反詐科普材料等,她盡量用各色文件夾分門別類收納整齊。但資料太多了,她時常理不出頭緒。
薛澄家中堆放的訴訟文件
薛澄從加拿大回國後,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母親維權。她自嘲,自己幾乎成了「半個律師」, 能信手拈來各種法條,為了獲取證據,她經常輾轉於公安局、法院、各相關部門之間。十餘年來,因為母親被騙,她和母親關係時常惡化,但是作為獨生女兒,她不得不為母親辯護、追討錢款。疲憊之餘,她也很難理解,一向精明的母親怎麼老了,智商也沒了呢?
薛澄的母親王虹今年71歲,年輕時要強拼打,從某通信企業北京市通州區一名普通職工做到了分局長,事業可謂順風順水。夫妻二人拼搏一輩子積攢了殷實的家底。他們一家三口在北京擁有4套房子,在二三線城市也有小產權房。
然而,退休後,王虹一腳邁入時代洪流,這個富足的家庭瞬間如一艘巨輪失去了舵手,被風浪差點擊沉。她十年間至少踏進5次騙局,名下的4套房子,有2套幾乎被騙走。而且還在中介的連哄帶騙下,在一座四線城市買過5套不值錢的海景房,更不用提零零散散撒出去的錢。她的十年歷險記背後,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壯闊圖景,也是一個老人試圖挺立潮頭的失敗史。
在山東被套路買下5套海景房
2006年底,王虹從分局長的位置上退休。習慣了忙碌的她,忽然變得無所事事,女兒在加拿大生活,也無需太過操心,生活沒有了價值感,身體便開始出現癥狀。她常覺得心臟難受、上不來氣,有時甚至睡不着覺,四處求醫無果。2008年,她在北京安定醫院確診了抑鬱症。
為了打發時間,她幫親戚看店,還墊付了5萬元錢,因為利益糾紛雙方鬧到法庭對峙。2011年,33歲的女兒回國。王虹像是重新找到了生命的火光,全身心地投入到女兒的生活里。女兒不想工作,王虹替她寫簡歷、找工作;女兒沒有男朋友,她張羅相親催婚;女兒在網上找了一個男友,她為了把關,和老伴兩人跑到陝西咸陽的鄉下呆了幾天,問鄰居,跑民政局、派出所打聽男方人品和家境。
但很快,她再次遭遇挫敗。在外多年的女兒習慣了獨立,價值觀念與她迥異,而她過於插足的強硬姿態,讓母女關係極度惡化。女兒在母親調查的檔期,悄悄倉促領證結婚。母親給找的工作,沒幹幾天辭掉了。眼見着孩子越來越偏離自己希望的軌道,王虹乾脆自作主張,強行撮合身邊剛認識不久的年輕人張勇與女兒相識。
張勇,山東人,比女兒大一歲,身高1.86米,長得白白凈凈,濃眉大眼,他當時剛到北京不久,是給王虹的老姐妹——一個日籍老太太當保鏢兼助理。王虹最喜歡張勇的一點是,他為人孝順,也比女兒體貼。
王虹的提議遭到女兒憤然拒絕。張勇主動提出,既然沒有緣分,不如認了乾親。王虹也渴望有一個體貼孝順的兒子,能夠幫忙照顧一下家庭。
沒想到,這一乾親的結識卻讓這個家庭走向四分五裂。剛認乾親不到一個月,張勇就跟王虹提出借錢。理由是想花12萬元買輛二手車,並聲稱「車市朋友要馬上交錢,而且不能轉賬只能現金。」這一行為,在王虹看來,成為她認乾親誠意與否的驗證,她沒辦法拒絕。
除了借錢買車,張勇後來還以各種理由從王虹那裡「借」錢,譬如父親生病住院,需要5千塊;三個信用卡額度超期未還,請王虹信用卡代刷5萬元。王虹還把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無償借給張勇住,連張勇的傢具電器,也全是她出錢買的。王虹算了算,在認識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她已經借給了張勇至少40萬元。
在王虹的意識里,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既然認了乾親,自己能幫多少盡量幫一點。她從來沒懷疑張勇的意圖,即使有,也是瞬間,很快就自我消解了。在給張勇12萬元的購車錢時,王虹曾試圖讓張勇打欠條,但是被張勇的嗔怪嚇退了。張勇故意拉下臉來說「老媽你這是什麼意思?如果你不相信我,這錢你拿回去,我不借了。」王虹臉一熱,趕緊打個哈哈不再提欠條的事,勸張勇收下這錢。
當張勇勸乾媽王虹賣掉一套太原的小產權房時,女兒才知道母親已經暗中資助張勇數十萬,對乾兒子比她這個親生女兒還好,薛澄雷霆大怒,甚至與母親決裂,把母親驅出家門。
母女關係劍拔弩張,見面即暴力相向。王虹心情抑鬱,一向瀟洒的她,極想躲個清凈。一個偶然的機會,2014年7月,王虹接到了山東龍口免費看房的傳單。免費看房團就是常見的打着旅遊旗號,把一堆老人拉到海邊看日出看大海,然後圈到售樓處,現場轟炸各種「出門即看海」、「回家即度假」、「一房賺到底」的海景房概念。
據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很多老人頂不住誘惑,現場交了定金。王虹也不例外,關鍵的是,王虹更瘋狂,稀里糊塗的她買了不止一套,而是陸陸續續買過5套,每一套都付了定金,共計37萬多。
王虹本來只想買一套,業務員阿金看王虹眼睛發亮,便動了心思,說「阿姨,這是樓盤的尾房,價格便宜,買到就是賺到。您不如定兩套,一套自住,另一套我幫你們賣,還能賺錢。賣的房賺的錢還可再補上全款,這樣等於白撿了一套房。」
王虹一聽,是這個理兒,便付了2套房的定金15萬,購買西海岸一期60棟和80棟兩套樓房。
一周後,王虹在西海岸辦理房款時,又相中88棟一套大戶型的房子,想把原來的一套換掉。阿金承諾可以辦到,但催促她得先付7萬定金。王虹沒有任何懷疑,交了第三套房的定金。
但事實上,王虹交了三套房的定金後,阿金並沒有辦理退換房。直到2016年阿金辭職,王虹來到南山集團西海岸售樓處交涉,才發現自己名下已有3套房,開發商不僅不退定金,還讓繼續補交房款,否則便是違約。
當年6月,被海景房折騰得筋疲力盡的王虹,又獲得南山集團免費看房團的機會。這次海景房不在西海岸,而在東海岸。王虹想要順道去西海岸處理問題。她發現,東海岸的金域藍灣B區,環境、房屋質量均比西海岸更好,只是更貴一些。她提出把西海岸的房子退掉,將定金全部轉移到東海岸來,用於買B區的房子。
龍口海景房
同樣的套路繼續上演。業務員劉峰說需要向領導請示一下。協商之後,王虹先交了5萬定金,簽了購房合同,至此她名下已有4套龍口房產。
但一年後,事出有變。劉峰突然聯繫王虹,稱西海岸的定金無法轉移至東海岸的金域藍灣B區,但可以轉移至金域藍灣A區。王虹始終沒有絲毫懷疑,為什麼一年後才告訴她沒有轉移成功。9月初,她再次來到龍口,為了把所有定金全部轉移到金域藍灣A區一套73平米的高層海景房,她又交了6萬元定金。
不止如此,換房心切的她,還聽信劉峰的謊言——把公司給阿金的三套房傭金共計7萬元補齊,才能換房。王虹手上已經沒有多餘的錢款,只好跟親戚湊了7萬交上。
3年來,為了退換房,她交了5套房子的定金30餘萬元,以及7萬元的傭金錢。僅成功將東海岸B區的定金轉移至A區,其餘4套房子全價110萬,如果後續補不上房款,她會被認定為違約。目前,王虹在西海岸已經有一套房認定違約,被扣了5萬元定金。
王虹在龍口的遭遇,像是一出不可思議的鬧劇。南山集團的業務員故技重施,騙了她五次,她如一個賭徒,失去了辨識方向的能力,屢屢聽信人言,沒有絲毫警覺。王虹事後和開發商交涉時,甚至一度連自己交付的房款錢有多少,都無法梳理明白。
押上兩套房搞投資
兩個連環騙局讓王虹元氣大傷,家裡積蓄揮霍精光。王虹想到自己和老伴都只有退休工資,不再有能力賺錢造血,女兒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她就憂心如焚。房子成了她唯一能用來「生錢」的本金了。
2018年6月,她看到了一個轉機。北京中安民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民生」)推出一個「以房養老」的理財產品,並向老人承諾,只需要把房子抵押,就可以每年按照抵押金額4-6%的年化利率領取「養老金」,如果不想抵押隨時可以退出。
新的生財之道,讓王虹看到了安享晚年的新希望。她把166平米的自住房抵押給中安民生,獲得的400萬元抵押貸款購買了中安民生的理財產品「月月薪」,年化利率為5%,每月領取「養老金」16667元。
但沒想到,她領取了不到8個月的「養老金」,這個宣稱「很靠譜」的公司就爆雷了。這場投資最終差點導致王虹有家不能回,錢房兩空。王虹的房子現在仍處於司法凍結狀態。
據鳳凰網《風暴眼》了解,這場轟動一時的「以房養老」案件,最終騙了至少800餘名老人,涉及20億資金。
但這並沒有阻礙王虹的「養老夢」。2020年10月,一次去往北京西客站的公交車上,她遇到了自稱愛新覺羅家族後人的郎士旭。他告訴王虹自己在北京有一家影視公司,言談中還暗示自己人脈廣深,經常出入高端會所,會所人員往來無白丁,多是達官顯貴。
王虹很喜歡結交有能量的人,她還有個私心——希望認識一些在山東有能量的人,可以幫助解決龍口的海景房問題。
為了能出入高端會所,王虹還交了一千元的入門費,如果要成為會員,則要繳一萬元。王虹感到自己很幸運,認識郎士旭,也幻想着能融入高端人群,扭轉自己直線下墜的晚年生活。
於是她隨郎士旭來到高端會所參加一次沙龍。會所隱藏於海淀區的中雅大廈B座,佔據一整層,大約有六百平米。室內分割成多個會議室和沙龍廳,裝修風格奢華,地上鋪着厚實的地毯,桌椅都是高檔紅木傢具。當時正舉行沙龍,現場很熱鬧,人爆滿,「達官顯貴」們介紹自己的業務,談論一些高深的投資秘籍。
不過很快,王虹發現似乎並沒人關心她的龍口買房問題,人們熱情關心的是別的項目。郎士旭告訴她,當下有個收益不錯的項目,他有廠房要拆遷,資金周轉不過來,需要一筆錢,建議王虹可以把名下的房產抵押貸款,貸到的錢借給他拆遷廠房,算作對其地球紅村影業(北京)有限公司投資入股,公司未來效益可以分紅。
萬萬沒想到,新的騙局已伸向王虹。就在簽合同時,王虹才知曉原來要拆遷的廠房並非郎士旭的,而是馬正江的。郎士旭只是中介,而且去會所交的錢,他也能拿到20%的提成。
王虹懸崖勒馬,與郎士旭決裂,卻轉而與馬正江洽談投資。她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連環套,郎馬二人合夥曾向北京多位有房產的老人融資。
馬正江以同樣的理由邀請王虹投資,並承諾帶來至少兩倍的回報。2021年11月,他帶王虹夫婦來到一家小貸公司簽訂抵押貸款協議,成功貸款180萬元。然後馬正江和王虹夫婦簽訂借款協議。根據協議,半年後,馬正江將償還她540萬元。
但到今年5月,王虹不僅沒要回兩倍收益,連本金也沒索回。馬正江解釋是疫情打亂了計劃,要延期3個月,然而至今,王虹也沒有收到還款。
王虹一直未告訴女兒,還沉浸在自己的巨額財富夢幻中。直到5月25日,女兒薛澄在處理此前母親被中安民生「以房養老」詐騙的事件時,意外查到母親另有一套房處於被抵押狀態,報警後才知道來龍去脈。
薛澄查到郎士旭的影視公司並沒有真實的註冊地,早已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她報案後,在警局還查到與他們合作的小貸公司員工,已經涉及7起房產抵押、「以房養老」詐騙案件。
在證據面前,要強的母親似乎仍然堅信自己的投資。氣急敗壞的薛澄質問她,「這套路不是和之前一樣嗎?只是更隱蔽了,你怎麼還相信?」
王虹瞪大了眼睛說,馬正江有實力,只是陷入一時困難。他有自己的廠子,還有股票快到回購期,「任何一筆錢到手,都會首先給我還款的。」
迷上「原始股上市宏圖」
王虹執着投身時代洪流的背影堅定,幾乎孤注一擲地勇敢。2019年,經朋友介紹,她還加入百姓國貨購物平台——多有寶。形式和傳銷類似,都是拉人頭髮展下線。下線再發展下下線,下線的人購物,上線的人都會有提成傭金。除了購物發展會員,最關鍵的是,平台承諾2023年會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所有會員日常積累的積分兌換原始股,公司一旦上市,他們都會成為百萬富翁。
王虹因為談吐清晰和見識廣深,還被委任為經理,管理下面200多位老頭和老太太。王虹以罕見的熱情投身其中,每天線上開會,甚至晚上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樂此不疲,傳達會議精神,振臂高呼發動會員們聚集身邊更多的親朋好友,投身到創業大潮。
王虹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在做助人的公益事件。平台宣稱「0風險、0投入、0門檻、0囤貨」,似乎不需會員們出錢,只要聽聽會,簽到,刷刷視頻,就是薅淘寶、拼多多等商城的羊毛。
這似乎是一個神奇的平台。它聚集多家網購平台的優惠券,會員可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在淘寶上賣149元的仁和排鉛長高片多維礦物質鈣片,在多有寶上使用優惠券,僅需19元。在平台的宣傳中,會員是在為推廣國貨而努力,薅淘寶的羊毛,也是薅外國人的羊毛,因為淘寶的投資人都是日本人和美國人。這些混淆視聽的語言似乎在老人群里極為受用。
多有寶上的商品信息
王虹更是投入巨大的熱忱,不要工資,三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地維持着群里200多號老人的秩序。她自己每天還準時在多有寶app上籤到,收取積分。多有寶甚至一度成了她網上購物的主要平台,家裡堆滿了在上面買的日化用品。
多有寶慢慢取代了她平常使用的淘寶,日常生活所需,只要平台上有的,她都盡量在多有寶購物,一般一個月要消費200元左右。
匪夷所思的是,吸收了眾多老人餘熱的多有寶,最近叫停了會員的購物計劃。原本打着推銷國貨名義實際上就是網絡傳銷的平台,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傳銷平台。
在騰訊會議上,百姓國貨總部總經理李學東給出的理由很宏大,他聲音激昂地說「四部委指出,加大創新鼓勵企業上市,讓低收入人群步入中產收入人群,高層表態振奮追夢人!」為了響應號召,當下暫停購物端口,目前的任務重點是免費發展新會員,進行擴編,「未來的4個月里,每人每月最低要發展2-3名會員。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百姓國貨這艘財富航母中來,時間不等人,醒醒吧家人們!」
王虹聽着總經理高亢的聲音,非常興奮。她邊聽邊認真記筆記,逢人就推薦平台。王虹的推薦語也習慣使用一些宏大詞彙,譬如「平台力推國貨拉動內需」,「與當前國家的形勢相吻合。」
女兒薛澄看着母親的狂熱,特意提醒她這是典型的騙局,她還發現平台以幫老年人辦「無息貸款」為借口套取他們的個人身份證信息及銀行信息。但王虹並不買賬,她堅信,自己正在做一項惠民利民的大事。而且等這家公司上市後,她和身邊的「戰友們」將因為積攢了足夠的積分,獲得上百萬的分紅。
時代洪流里的老人
儘管多個前車之鑒告訴王虹,財富的夢幻最終都是泡沫,但她堅信永遠有下一個真正的機會等着自己。
女兒薛澄對母親的執迷不悟已深感無奈,家裡老伴也放棄了勸說。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在時代洪流里衝浪屢屢被打翻的王虹,堅持不懈的源動力是什麼?
她貪戀錢財嗎?可能有一些,這是女兒薛澄分析的原因。但是王虹在2000年供女兒出國留學,回國後,給女兒和女婿一套房子,還支持女兒赴美生子,這一切都是巨大的開銷。依靠每月7000元的退休金根本無力支持,消耗的都是夫妻倆一輩子的積蓄。
王虹一輩子爭強好勝,沒輸給過別人。在學校,她爭當標兵,在單位,也沒放過任何一次進修的機會。1969年中學肄業的她,成了電信系統的話務員。為了彌補沒上過大學的遺憾,她參加了在職教育學習經濟管理專業,從初中、高中的學業一路補到中專、大專畢業,圓了「大學夢」。
她也並非封閉短見之人。1999年底,王虹作為優秀幹部,曾隨單位的工作考察團赴美國考察,在20天的時間裏,走訪多地多家科技企業。那是她的高光時刻,她在聊天中,每談及此,眼睛還會發亮,自識眼界開闊,見過外面的世界。
但時代的滾軸畫卷即將大幅舒展時,2006年,她退休了。那時,中國互聯網正進入飛速發展時期,電子商務崛起,移動互聯網開始冒頭,金融創新、大眾創業此起彼伏,各領域湧現成千上萬的財富故事。房地產價格屢屢升高,也誕生許多中產階級逆天改命的神話。一切都在蓬勃向上,但凡投資,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當洶湧激蕩的時代,將觸手伸向這些與時代脫軌的老人時,也點燃了他們的激情。雖然王虹在65歲時還會文眉,燙着小卷,喜歡穿年輕潮流單品,譬如豹紋絲巾和鴨舌帽,學習使用QQ、MSN等網絡軟件,讓自己緊跟時代的潮流,但她畢竟還是老了,家裡老伴突然生病,她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車,抱着手機干著急,最後還是讓女兒幫忙叫了網約車。
她過去信奉的生存法則,在此後的十幾年裡好像已經不適用了。以前,她聽見什麼就信什麼,眼裡沒有壞人。而如今她老了,她的行為則顯得笨拙而荒謬,她甚至被一些年輕人哄騙得團團轉而不自知。誰都能夠對她作出幾句虛假的承諾,提供一些偽造的文件,為她的「淘金夢」塗抹虛幻的色彩。
她在家裡喊出「賺500萬」的口號,成了家人閑聊時的「談資」。她的「進取」和「努力」時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王虹的想法都沒有變,她年輕時依靠自我奮鬥積攢的財富,築起了她的驕傲。年老了,她相信自己一樣也可以重新找到價值感和歸屬。
王虹客廳的沙發上,掛着一幅碩大的「五福圖」。五個福,字體各異,分別出自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帝御筆,五字上方皆蓋有方正的紅色印章,莊嚴地鑲着金邊,寓意「五福臨門」——「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那是她輝煌前半生的印證,也是她晚年福祿的期望。只是時代提供的假象,像是一股颶風,在撐起她飽滿的財富幻想後,隨之又殘忍地將其支離破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虹、薛澄、阿金、劉峰、馬正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