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邊程壹
春困秋乏,人之常情。
午睡能補充不足的睡眠時間。不過,也有人趁着午間休息翻看書籍,在精神世界中行走。
杭州市中心中山北路上悄悄開着一家書店,便是午後寂靜時光的好去處。

這家書店名字「喧囂事」,取自莎士比亞的戲劇《麥克白》: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着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店長在收銀台前,處理着店裡的大小事務。問起如何稱呼,她說:「大家都叫我店長,你也叫我店長就行了。」
洒脫寧靜,店長的店與她人的風格相仿。
開書店,是她40歲時的小小夢想。「再不去做,可能就沒這體力了。」

如今,開店已經兩年,80平方的店,已經能保證單月盈利,店長說照這樣下去,五六年能回本。
店裡有新書和二手書,新書8折出售,二手書的價格會放在尾頁。
店長介紹,「我們這邊書的品類很多,文史哲偏多。二手書甚至還有5元一本的,謝絕還價,在尋找書的過程中,書總是附帶價值,也是一個有意思的過程。希望來着我們這裡的顧客,能靜心體會。」


12點30分光景,店裡的顧客漸漸多了起來。除了討論書目的交談動作,寂靜無聲。

店裡不僅僅賣書,還有冰箱貼、明信片、磁帶售賣,種類很多。耳邊輕音樂響起,搭配翻書的聲音,能讓人慢慢沉下去,你是不是也想端坐捧着書看呢?
低頭時,就能看到「禁止坐在地上」的標識。
能感覺,店長很少管顧客的進出來往,但會有一些明確的規定。


那麼,來店裡的顧客是經常來還是第一次呢?
顧客秦女士告訴記者,「看書,是我一個愛好,倒不是真想從書里獲得多少。看書的過程就很治癒。我就住在附近,有事沒事就會來逛一逛,淘點書和小玩意兒回去。」
當然,也有第一次來店打卡的顧客,「聽說這裡好逛又安靜,就過來了。書在每個書店裡的形式和種類是不一樣的,我喜歡這家書店的氛圍,以後會常來吧。」

另外,店長透露,「我以前做的是IT行業,喜歡從0到1的過程,這家店也一樣,是從0到1。對我來說,開書店應該是我想堅持很久時間的一件事情吧。」
正如店裡懸掛着的紗布上寫着的那樣:「書,一本一本買。事,一件一件做。」
你愛看書嗎?你的閱讀習慣是怎麼樣的?這樣慵懶風的書店你會去嗎?快來留言討論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