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可以免費訂閱我們的最新內容,感謝支持
我們都知道電動車的驅動無非就兩種模式,一種是前驅模式,一種是後驅模式。細心的朋友們發現,大街上的二輪電動車的電機都是後驅(電機安裝在後輪上),而不是前驅(電機安裝在前輪上),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嘮嘮。
電機作為電動車心臟,它的好壞和位置都顯得很重要。其實早期的電動單車,電機是安裝在前輪的,後輪還是常規的依靠飛輪進行驅動。過去的電動車本身質量就很輕,電機體積、重量、功率都不大,電機提供輔助動力,因此對於電動車操控、安全影響並不大。
現在二輪電動車可比早期的電動車重多了,電機體積、重量、功率都比以前大了很多。假如把電機安裝在前輪上,會出現以下三個問題。
1、車頭變重,影響車輛平衡。
輪轂電機的重量基本在5-10公斤,它對於車輛的平衡性影響是很大,如果安裝在前輪的話,不但車龍頭轉向會很沉重,而且整車的重心會前移,一旦速度過快,由於慣性的作用,會產生更大拋力,從而影響駕駛人的安全。
2、起步容易飛車
假設採用電機前驅的話,那麼起步的時候,車頭瞬間產生加速度,直接作用在前輪,駕駛人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出現飛車的風險。而後輪驅動的情況下,有前輪作為阻尼,會抵消一部分加速度,就沒有明顯的衝力感。
3、加速剎車磨損
電動車這種後重前輕的配重結構,大部分都是採用了前碟後轂的剎車,這麼設計的目的就是防止徹底抱死,引發側滑的風險。假設前輪安裝了輪轂電機,這就會導致前輪承重壓力變大,需要的摩擦力相應也變大,前剎車磨損也會變大。
總結:
如今的電動單車、電摩都採用了後驅的設計,主要原因是電機變重了,速度變快了。這種結構的好處是:車身配重更合理,有利於車輛的操控性,減少了騎行的安全隱患,降低了用戶安全風險。各位,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