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韓劇《德魯納酒店》,劇情精彩,人物鮮明,尤其是IU李知恩層出不窮的時裝秀,看着的確賞心悅目。在這裡,我也第一次聽說了韓國的麻姑婆婆的信仰。
德魯納酒店IU
中韓兩國都有麻姑神,不同的是,中國是一個美麗少女,韓國是一群婆婆。
中國麻姑仙女就是道教的女神,象徵著長壽。
麻姑被尊奉為麻姑元君,其仙班位次僅居聖母元君(玄妙玉女)和金母元君(西王母)等少數上仙之後,地位非常崇高。經過唐代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渲染之後,逐漸形成了信徒眾多的麻姑信仰。唐代宗大曆六年(771)四月,顏真卿在撫州撰寫了著名的《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麻姑仙壇記》,既是有名的書法作品,又是一篇神仙的傳記。在文中,麻姑是一個十八九歲美麗的少女,長發及腰,世間無雙,是中國神話中僅有的少女神!
麻姑獻壽,黑龍江博物館藏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壽辰,麻姑是一個妙齡少女,面容嬌媚,語帶嬌羞,去瑤池參加蟠桃大會。麻姑帶來的是壽酒,甘美香醇,古人說:「酒以成禮」。麻姑的壽禮既高雅又獨特,很能彰顯麻姑仙女的身份。在江西省南城縣,麻姑傳說已經成為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把麻姑酒和麻姑米、麻姑茶合稱「麻姑三寶」。
麻姑除了相貌秀美,還有一雙妙手,所謂「指若蔥根」,白嫩修長!但偏偏有人不解風情,把麻姑的一雙手用來瘙癢。故事來自晉葛洪《神仙傳》,麻姑仙女到了蔡經家裡,蔡經看到麻姑的一雙手,居然說這是一雙好手,希望可以撓背。這比焚琴煮鶴還要煞風景,麻姑大怒之下,蔡經雙目流血!活該,誰讓你背癢就不管不顧了!
蔡經的不解風情,也有了「麻姑搔癢」 的典故。很多詩人喜歡用這個典故,大概是因為性幻想疊加想像在裏面。李商隱有詩「直遣麻姑與搔背, 可能留命待桑田」,算是眾多搔癢詩里格調最高的了。像孔尚任在《桃花扇》里的「只愁今夜裡, 少一個麻姑搔背眠。」也就太直白了!到底是紅袖添香,還是平上去入呢!
韓國民眾叫麻姑婆婆為「天台山麻姑」,可見麻姑這一傳說來自中國。新羅崔致遠在唐代修行,接受道教的影響,可能將南城縣的麻姑信仰傳播到了朝鮮半島。麻姑婆婆的前身或許是唐代的一位公主,來到濟州島之後,被當地人稱之為麻姑婆婆。在宋代的時候,高麗使臣到中國朝貢的時候,參拜了麻姑像。也有傳說麻姑婆婆來自中國的媽祖信仰,身份或者關羽的家眷。壬辰倭亂的時候,麻姑婆婆也顯靈來幫助李舜臣抵禦倭寇。
來自網絡
根據韓國的傳說,韓國的麻姑婆婆既是機織神、產神,也是天地創造的多功能神。那麼,可能因為韓國在神話進化的過程中,缺乏女性神的角色,就把唐代公主的形象與道教的女神崇拜結合起來,形成了韓國麻姑婆婆的神話,而且韓國的麻姑婆婆神話沒有書面流傳的記載,更容易成為傳播者改編的產物!
來自網絡
如果中國麻姑傳說拍成電影,李知恩來主演也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