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辛格,新中國成立以後首個代表美方政府訪華的人。講起對我國的了解程度,放眼整個美方也找不出一個能夠超越基辛格的人。
近日,遠在大洋彼岸的美方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國為什麼不懼怕美方」,此問題一出,基辛格就對中美關係進行了解讀,中美關係時而火熱,時而跌入冰點。基辛格為什麼如此解讀?
來自基辛格的預測
基辛格對於美方網友的問題做出了回應,對於中美關係的發展走向也做出了大膽的預測。基辛格認為,中美之間的矛盾在不遠的將來會徹底激化,甚至是發生武裝衝突,並且基辛格還指出一旦中美開戰,那能夠在戰爭問題上支援美方的也僅僅只有三個國家而已。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很多人質疑基辛格言論的可信度。其實,基辛格做出此番預測並不是空穴來風。由於多種原因,中美兩國的利益存在着一些衝突。兩國關係在上世紀建交以後,可以說是平平淡淡,用我們與一些朋友的關係來形容的話只能說「認識而已」。
美方在第二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由於世界多個老牌強國在二建期間元氣大傷,本土也是千瘡百孔,美方就在這時候一躍成為世界上最有實力的國家。二戰結束後,美方在世界上多個國家都建立了海外軍事基地,許多的國家也成為了美方的盟友。
但是有一個國家拒絕了美方建設海外軍事基地的要求,這個國家就是我們國家。我國一直是秉持着不結盟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也就成為了美方眼中的異類。
中美關係一直是很微妙的,也存着春天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與蘇聯的關係破裂,為求自保我國與美方加強了往來。我國在這個時期加入了WTO,讓中美兩國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樣的春天在特朗普擔任美方總統以後消失不見,先是貿易上的對抗,而後演變為貿易戰。隨後美方又將目光投向了台灣、南海等有爭議的地方,開始以此為由大做文章。
美方的75個「好朋友」
美方在冷戰時期為遏制蘇聯的擴張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美方的盟友主要就是「北約」的成員國。這些「北約」的成員國是美方在世界範圍內進行軍事部署的強大依仗。
但是這些成員國,美方所謂的盟友在中美衝突升級以後又會有幾個國家國直接支持美方的呢?基辛格表明,一但中美髮生衝突,美方真正的盟友能夠加入戰爭的盟友只有三個國家。
為什麼只是三個國家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不斷的貿易往來和交流學習中,我國在世界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世界離不開我國,我國也離不開世界。
許多的國家都和我國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國在很大程度為他們提供了便利。在與我國的交流中雙方都是受益的,國與國之間關係真的就是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這些國家並會真正的與美方站在統一戰線上。
北約組織那內部也還是存在與美方交往密切的國家,澳大利亞與美方在各個方面交往密切,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尤其是經濟與美方往來密切。作為南半球最大的國家,在文化上又頗有淵源,能夠成為好朋友也是意料之中。
日本不用說,雖然在二戰遭受重創,但是二戰以後依靠美方的巨額訂單讓日本逐漸恢復了原有的實力甚至更上一層樓。但由於二戰失敗者的身份,被許多條約限制了發展。
韓國在電子產品出口方面,離不開與美方的貿易往來。韓國成立之初,就離不開美方的幫助,在經濟方面對美方的依賴程度更是不用多提。兩國關係最好的證明還要是海外軍事基地的成立,一方面加強了美軍在海外的作戰能力,另一方面對韓國的軍事實力也是一種加強。
結語
對於美方的制裁與威脅甚至於衝突其實我國做好防備就好,新時代的我國已不像過去那樣羸弱不堪。我國海軍自從有了航母實力更上一層樓,而空軍也有了大殺器殲-20,陸軍作為最後的殺手鐧,東風一出,誰與爭鋒?對於美方的想要開戰的問題,相信我們的祖國,中華崛起已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