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事專家:「中國三項軍事能力,已經開始碾壓美國」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揭秘歷史的頭條】
提到世界軍事格局,都習慣擺數據。
尤其是面對跟美國對比的時候,美國的軍事數據就擺出來了。
海軍12艘航母戰鬥群,700萬噸戰艦總噸位,空軍戰機超過萬架,而且整體四代機,五代機最多。
海外軍事基地750多個,海外駐軍超過40萬人,甚至核武器5000多枚……
一對比這些,最後都是一個結論。
那就是中國離美國差距還不小,很多層面甚至要追趕幾十年。
一到這裡,就各種不自信,自慚形穢就開始了。
而且世界排名也是比數字,看誰的武器質量好,數量多。
正是這些無效的對比,都讓印度這樣的國家,可以排到世界第三,第四位置的世界強國。
搞得印度那是無比自信,總感覺自己已經是超級大國了。
不斷吵着要進入安理會,當世界常任理事國之一。
但是這一次印巴戰爭,實際上宣布了一個事。
那就是這種純粹的數字遊戲,基本上那是沒有用了。
因為從數字角度來說,印度所擁有的海軍噸位,先進戰艦,空軍戰機數量,空軍先進戰機品類,其他軍事裝備等,都遠遠不如印度。
如果按照這個,這次印度應該把巴基斯坦按在地上摩擦才對的。
但是結果卻打出了6比0的慘敗式結局。
而且無人機戰爭也是慘敗,被打下來77架,甚至航母都被鎖定。
如果不是及時逃走,隨時都被當成活靶子打掉……
所以西方那一套,完全無法解釋了,也就是說戰爭的格局和戰爭的勝負,已經完全變了。
針對於此,俄羅斯軍事專家直言:「中國三項軍事能力,已經開始碾壓美國」。
這次印巴戰爭,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於中國軍事的看法,
尤其是在三個方面,中國軍事力量已經完全超過了美國:
首先,就是軍事戰略能力,領先了一代:
這次戰爭,實際上暴露了中國的軍事戰略變革。
從建國時期的鋼鐵洪流,到80年代的信息化,現代化,現在已經過渡到無接觸,遠距離戰爭。
因為這次印巴戰爭,基本上沒有發生近距離的戰爭。
兩方的戰機在各自的領土,相隔近200公里,卻直接決定了勝負。
這個戰略發展方向,絕對是世界之最。
相比美國還在繼續接觸式戰爭,強調戰機的單機性能和參數。
所以這一次轟炸也門胡塞武裝,其實就可以看到,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已經嚴重落後了。
還在跌入對於單機性能和接觸式戰爭的追求,不失敗才怪了。
這一點中國已經遙遙領先,美國必須反思,並且需要開始追趕了,否則就晚了。
其次,中國數據共享的體系化能力,已經超越了美國:
對於這次印巴戰爭來說,巴基斯坦處於弱勢。
為何能碾壓式勝利,本質上是藉助了中國的數據共享能力。
中國將北斗系統,預警系統,導彈系統,戰機系統,雷達系統,防空系統等武器裝備,實現了數據共享。
這樣做帶來的好處是,使得戰爭的發動變得無法預測,防不勝防,這是印度失敗的核心。
而且更為強大的是,中國的數據共享,無縫對接,已經提升到了軍種。
包括海軍,陸軍,空軍,火箭軍,甚至太空軍,網絡軍隊等,都實現了數據共享,更是最大的降維打擊能力。
這一點美國雖然也提出了概念,但是從目前來看,還停留在PPT上,沒有形成戰爭能力和裝備的應用。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已經完全領先美國,美國需要轉變思想,快速追趕了;
最後,中國在軍事黑科技層面,已經領先美國:
這次巴基斯坦也遇到如同俄羅斯一樣頭疼的無人機問題。
因為無人機數量多,不好打,防不勝防,打擊手段有限,而且十分昂貴。
所以印度用導彈打無人機,簡直是最大的浪費。
但是中國一款激光武器,基本上實現了0成本打擊無人機。
為此印度無人機被大量打下來,成本還最低,甚至讓印度無人機不敢起飛。
這只是中國黑科技的一個縮影,因為中國還有無人機戰車,機器狼,機器狗,無人艦艇,激光武器,電磁武器,無核氫彈,集束武器,甚至太空武器等等黑科技。
這些黑科技在戰場基本上都可以起到降維打擊,改變戰場形態的效果。
對於此美國也是不具備的,這一塊中國開始領先,美國也需要追趕了。
所以俄羅斯軍事專家總結,這一次印巴戰爭,從更加深層次角度來說。
那是徹底顛覆了戰爭戰略思想,戰爭方式,以及戰力評價等問題。
而中國具備了領先優勢,美國如果繼續執着於自己的錯誤方向,未來被降維打擊的將是美國,讓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陪我的國一起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