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為何大量使用鈦合金?背後是中國製造實力的強大體現

開頭

C919作為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大飛機,是值得我們國人驕傲的。

先不管它的零件是不是大多數從採購國外的,但有一點就可以吊打國外。

那就是C919飛機上的鈦合金用量,達到機身結構重量的9.3%,遠超過同級別中波音 737的4%和空客A320的4.5%。

而且這次完全是純國產化的鈦合金材料,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大飛機背後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

那麼鈦合金用量多,究竟會帶來怎樣的重大意義?

鈦歷史

說起鈦的發現,要從1791年講起。

當時英國有個業餘礦物學家,名叫格雷戈爾,有一次他在散步的時候,發現在小溪旁竟然有一些黑色的沙子,而且那些沙還會被磁鐵吸引。

當時他就覺得非常稀奇,於是把它們帶到了實驗室,經過一番研究後發現,這些沙子裏面有兩種金屬氧化物;一種是氧化鐵,另外一種是他無法辨識的白色金屬氧化物。

儘管他查閱了很多書籍,但依然無法找到答案。

4年後,也就是1795年,普魯士化學家克拉普羅特,在匈牙利的金紅石中也發現到這種氧化物。

他覺得這應該是一種新元素,於是就以希臘神話中的泰坦(Titans)為其命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鈦。

但是這種並不是純鈦,而是鈦的氧化物,想要得到金屬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非常的耗時耗力,而且價格還非常昂貴。

直到1910年,情況才發生了變化。

當時美國一個名叫馬修亨特的哥們,對技術十分鑽研,為了解決一個難題需要生產鈦,但如何操作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怎麼弄好。

於是他天天帶着一個大罐子到處做實驗,有一次將四氯化鈦和鈉放到一起,並加熱到700-800攝氏度。

神奇的一幕出現,最終得到了純度為99.9%的純鈦,但僅僅只有1克,而且還是實驗室階段。

又過了幾十年,科學家威廉克羅爾改良了馬修亨特的實驗,使用更加便宜的鎂來還原鈦,可以得到幾十公斤的純鈦。

到了二戰結束的時候,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想要造出一些非常堅固同時又輕巧的飛行器,但是用什麼材料好呢?

在一頓尋找操作後,最終科學家們把目光轉移到克羅爾所弄的鈦上面。

鈦的優點太多了,不僅質量輕強度又高,而且還耐高溫。但另外一個問題來了,是使用純鈦好,還是使用鈦合金好呢?

純鈦是一種銀白色金屬,通常含鈦量在99%以上,其餘為一些雜質。

而鈦合金是以鈦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如鋁、鎳、鉻、銅等。通過這些元素的加持,最終能獲得更高的強度、耐蝕性和抗高溫性能。

這麼看來,鈦合金確實比純鈦好,因此也被各種飛行器所採用。

比如美國著名的SR71黑鳥偵察機,93%機身使用了鈦合金後,速度可達到3馬赫,曾數千次偵察他國情報,讓上百枚地空導彈成為空彈,卻從未被擊落。

中國生產鈦

雖然鈦合金優點頗多,但製造工藝較為複雜,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麼就直接報廢。

所以目前只有幾個工業大國才能夠製造,中國這次的國產C919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海綿鈦和鈦材的產量,已經穩坐世界第一,而且是好多年了。

什麼是海綿鈦和鈦材?

從自然界產出的鈦礦石,主要包括金紅石和鈦鐵礦礦石為主要原料,經選礦、富集後得到天然金紅石精礦和鈦鐵精礦,經鎂還原法等提取工藝,從而形成多孔的海綿鈦。

之後以海綿鈦作為原材料,經深加工就可以成為最終的鈦材,其中就包括鈦合金。

比如這次在C919飛機上就大量使用了鈦合金,前機身壓板、機頭蒙皮、弔掛、中央翼緣條、尾翼接頭、機翼滑軌等部位均使用了鈦合金,這樣做的作用就是減重。

在飛機的發動機葉片裝置上,也使用國產的高科技鈦合金材料。

在保證同等的質量和強度的情況下,能夠使得葉片的重量更加輕盈,並且經過一定航行後的對比參照,耐高溫和耐寒等數值都非常不錯。

有人會好奇,飛機結實就行了,飛得起來,也能實現飛行的各項參數和指標,為什麼要死磕這個減重呢?

要知道哪怕給飛機減重1克,所帶來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機身整體重量有下降,長時間飛行累積下來,節約的能效是非常可觀的。

就比如太胖太重的鳥,如果想飛起來,是不是要費更大的力氣,需要強大的翅膀和羽翼帶動才行。

當年,美國政府為了解決波音787飛機的超重問題,不惜投入3億美元研究使用鈦合金以取代鋁合金。

效果也是非常明顯,最終波音787機體鈦合金用量達15%,創下民用客機機體鈦合金用量最高紀錄。

當然了,中國飛機中的鈦合金用量也在不斷提高,比如這次的C919飛機。

它的鈦合金用量,達到機身結構重量的9.3%,遠超過同級別中波音737的4% 和空客A320的4.5%。

當然了,那麼多鈦合金的鍛件,自然離不開製造他們的機器。

比如一個用於C919的鈦合金鍛件接頭,重量就為600公斤。

為了製造類似的鍛件,中國建設了世界上壓力最大的8萬噸液壓機,一舉打破了蘇聯7.5萬噸模鍛液壓機保持51年的世界紀錄。

通過這玩意的熱模鍛造以及等溫超塑性成形,可以製造出精度更高的鍛造件,給C919鈦合金組件在強度方面帶來了保險。

8萬噸級模鍛液壓機到底有多牛?

就這麼說吧,它的巨大壓制能力,相當於把8000輛10噸載重卡車,壓在一張書桌大小的面積上。

這讓我想起電影《終結者》裏面壓死機械人那個壓機,要是用這個8萬噸的壓,豈不是壓成合金餅了?就沒有後面的天網什麼的了。

結尾

一款好的鈦合金產品的製造,不僅僅是材料方面的考驗,更是大國重器方面的較量。

就好比原子彈核裂變原理,網上都公開了,但真正能做出來的恐怕就只有聯合國五常吧。

大飛機也一樣,如何製造出更加穩定堅固的鈦合金組件,毫無疑問,目前的中國是完全有實力可以硬剛國外!